
★ 开栏的话 ★
有一种初心叫执着,有一种力量叫脊梁,有一种标尺叫“先优”,有一种坚守叫信仰。在东北农业大学的沃土上,生动活跃着343个基层党组织,躬耕奋斗着7554名共产党员。孜孜无倦,他们勤奋求实,用情用力践行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铮铮有声,他们奉献创新,用心用诚书写着强农兴邦的东农篇章。他们始终和学校党委站在一起,传递光热,塑造价值。
两年来,从他们中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代表:83名优秀共产党员,23位优秀党务工作者,19个先进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先优”,都是一面旗帜。与其说他们坚定着一种信仰,毋宁说他们诠释着一份坚持:坚持在学习实践中追求梦想,坚持在教书育人中培塑卓越,坚持在科学研究中彰显价值,坚持在管理服务中满意师生,坚持在社会服务中建立新功,他们用坚持诠释“先优”。他们中既有风华壮年挥斥方遒、亦有鹤发长者银龄不休;既有教研“新蕾”初露峥嵘、亦有术业中坚功勋不断;既有莘莘学子成绩斐然,亦有扶贫干部下沉乡间……他们是来自万千东农师生的平凡英雄,或倾一己之力,或践团队之约,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
党旗引领风帆劲,凝心聚力万象新。为更好地宣传好先优事迹,凝聚东农力量,宣传部从今日起开设专栏《致敬荣光:东北农业大学庆祝建党102周年暨“两优一先”事迹展》,对先优事迹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东农梦,不是一个抽象名词,他是每个东农人脚下的大地和头顶的天空,是每一位前辈奋斗的曾经和全体同仁奔赴的明天。在庆祝建党102周年的新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以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东农梦”勠力同心,为加快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勇毅前行,不断书写新时代的东农美卷!
(撰稿/石岩)
优秀共产党员:朱聃

朱聃,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83年12月出生,200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留学生管理办负责人,教工行政党支部宣传委员。
朱聃同志作为留管干部和外事干部,他深知肩负着一名党员应有的责任感,要把温暖留在每一位留学生的心中。为了改善留学生的学习条件他建立了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留学生就医沟通不便,他十年如一日带着就医、住院、深夜急诊。
他积极探索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工作,近年学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累计招收来自42个国家的五百余名留学生,其中有2名获得中国优秀来华留学生荣誉称号。招生工作中,陆续申办了中俄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中欧学分生项目、丝绸之路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项目。2019年为学校“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审核评估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在让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他带学生走出校园,更近距离地认识中国,更真实的角度体会龙江。他组织的“感知中国-北大荒”活动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优秀品牌活动。他指导中外学生组织“东农国际文化节”,成为各国学生展示自己民族文化与美食的舞台,成了中外东农学子互学互鉴,友好交流的文化平台。为了让寒假留在中国的留学生也能体验春节,每年除夕他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带着留学生包饺子、贴春联、吃年夜饭,今年已经是第十年。
优秀共产党员:朱习宝

朱习宝,男,1977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继续教育学院招生科科长,学历教育党支部书记。
朱习宝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务实创新、廉洁自律。在考务管理工作中,工作认真细致,任劳任怨,每年完成全国40余万人次的考试组织和培训等管理工作,考试零事故。严格考风考纪,严把考试质量关,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勇于探索和创新,带领队伍学习研讨,攻坚克难,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考试信息化建设,自主设计研发了题库自动组卷系统、网上考试预约系统和网上阅卷系统,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考务管理体系,创新了考务过程网络化监管模式,加快了考试信息化建设进程。
他牢记使命,勇担责任。在招生工作中,能够保证生源质量和规范的前提下,突破原有招生数量规模,连续几年上缴学费超过1亿元。2022年我校网络教育停止办学,学院发展面临政策换挡、结构调整和历史矛盾消化的复杂局面,该同志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利用现有平台资源和技术积极开展多渠道办学,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合理布局和建设校外教学点,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招生宣传,充分保证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他将继续紧紧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坚持“谋长远、打基础、建制度、优机制、强管理、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全力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优秀共产党员:朱永杰

朱永杰,男,汉族,1995年10月生,山东安丘人,201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博动科2101班班长、博士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委员。
朱永杰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把个人理想追求主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他围绕饲用抗生素禁用所面临的难题,着力破解饲用抗菌肽的构效关系和抗酶解技术。
他在导师单安山教授的影响和指导下,专注于饲用抗菌肽的研发,主要包括:首次提出把苏氨酸引入精氨酸和色氨酸富集抗菌肽的设计提高抗菌肽的细胞选择性、利用特殊氨基酸构象阻碍蛋白酶降解提高抗菌肽的抗酶解能力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10篇,累计影响因子96.883,其中第一作者4篇(2篇影响因子>10,3篇1区Top),发表会议论文9篇,授权/受理国家发明专利7项。这些研究为饲用抗菌肽在饲料中的添加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坚持把知识学习、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主动到乡村为养殖户在养殖中遇到的仔猪断奶应激、蛋鸡产蛋率低等问题提供针对性建议、到养殖场为蛋鸡厂房的选址、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他深知只有把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带到乡村的生产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只有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更好地服务生产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优秀共产党员:朱博文

朱博文,男,汉族,1993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年7月参加工作,201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辅导员、组织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会秘书长、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党建办公室指导教师。
朱博文同志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致力于献身教育事业,坚持恪守职业规范。2022年,面对史上最难“考研季”,他提前谋划、及早部署,召开考研大数据分析会;开放办公区教室、会议室、学生活动室作为复试场地;开通网口、铺设网线,配备手机支架;组建考研调剂交流群,用实际行动带领学生用坚毅和笃定逆流而上。学院整体升学率为54.6%,其中1人保送上海复旦大学硕博连读、3人保送北京大学、3个寝室全体上岸、4个院级学生组织升学率超八成,各项数据均创历年新高。
他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用润物无声的爱编织每一位学生的梦想。针对学生中的“疑难杂症”,他总有“整治”的办法。面对一名留级两年即将被退学的学生,他拿出老师般的严厉和朋友般的关心,转变其厌学思想,激发其特长潜能。最终,该名同学修满全部学分顺利毕业,毕业论文获评优秀,目前考取海南省一事业单位。
作为一名驻楼辅导员,他始终坚守请党放心的誓言,把高度的责任感和育人为本的理念融入疫情防控当中。当学院近200余名学生居寝健康监测,保障三餐成为最棘手的问题,他第一时间组建学院“爱心饭团“,号召学院党员、学生干部、志愿者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累计送餐次数高达2000+;”特殊“迎新季,他成立党员爱心小分队,提前统计需要邮寄行李的新生信息,帮助省外90余名学生代取被褥,切实解决新生因入学居寝监测无法第一时间获取个人生活必需品的困扰,充分彰显资环筹度、资环速度、资环温度。
优秀共产党员:任萌

任萌,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1989年6月出生,2015年9月参加工作,201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现任学院2022级本科生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团委指导教师,校心理健康中心兼职教师。
任萌同志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的路线方针保持一致,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时时刻刻处处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具有较强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组织指示精神,用心安排设计支部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协调支部成员过好组织生活,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和相关工作。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先后主持和参与省级校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4篇。
该同志参加工作8年来,做到了用心了解、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对所有学生做到底清数明、体贴入微。她经常利用支部大会、班团会、学院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她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各种途径,她结合食品学院的专业特点,开拓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们在奉献社会的课堂里磨练意志品质、彰显人生价值。
在工作中,任萌同志主动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提升综合素质。任萌同志对待学生工作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深受党员和师生群众的好评。
优秀共产党员:任哲仪

任哲仪,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97年2月出生,2021年7月参加工作,202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资源与环境学院实验员。
任哲仪同志坚持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增强思想前瞻性和工作创造性。作为党支部成员,任哲仪同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团结身边同志。
他爱岗敬业,主动担当作为。作为学院资产管理员、安全主管,他始终以提高设备利用效率,保障学院师生安全为目标,累计验收实验设备505台套,完成学院房间改造项目6项,验收项目累计受益学生约8500余人次/年,两年内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50余处。
他接受使命,申请一线工作。疫情期间,他主动承担学院疫情防控联络员工作,期间累计排查学院教职工疫情信息80余条,接送学生点对点就医5人次。临近2022年研究生笔试时,新冠疫情在学校蔓延,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监考。
他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在新冠疫情防控阶段,他主动申请住校工作,累计住校56天,未落下一次住校值班。在学院抗击“新冠疫情”战斗中,每时每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白天他对每个实验室进行日常检查,检查结束又回到办公室开展其他日常工作,晚饭后,他又对各实验室门窗、设备等情况进行检查,疫情期间学院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越到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遇艰难险阻,越显人间真情,作为一名90后教师,任哲仪同志用最简单、最务实的做法诠释着东农精神。
优秀共产党员:任皓威

任皓威,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1980年9月出生,2008年6月参加工作,200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分析测试共享平台负责人。
任皓威同志坚持立足岗位、奋发进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奏响了爱岗敬业的“最强音”。
他围绕平台,服务大局,锤炼“实”的作风。始终将打造深耕行业、服务产业、支撑科研、共享开放的测试平台为工作的着力点,立足创建校级高端测试共享平台,打造食品学院创新驱动定海神针。管理平台以来,积极推动开展仪器设备共享服务,针对仪器培训、仪器预约和分析测试等方面不断优化,定期开展仪器培训和考核,提供网络预约服务和送样分析服务,大幅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他担当奉献,严于律己,践行“严”的品格。东北农业大学开展易制毒易制爆药品管理后,主动承担了食品学院的管理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学生实验顺利进行,易制毒易制爆药品领取及回收管理使用规范,主动申请驻校值班,确保实验室运行安全无事故。为全校师生的科研实践打造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流水线”和“操作台”。
他迎难而上,雷厉风行,夯实“专”的特质。疫情期间,无一天影响学生实验进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到疫情防控平台运转两不误。面对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老化问题,积极协调各部门,最大可能保障了科研实验。供水、供暖、供电等事故第一时间抢修,从不过夜,而在每一个抢修现场,都有他的身影。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回复学生咨询平台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及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的电话和微信,多次在凌晨耐心为学生讲解梳理各类问题。
风华如歌十五载,初心不改 。坚守和执着是任皓威同志对食品学院最长情的告白,也是对学校最深沉的爱。
优秀共产党员:刘畅

刘畅,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1978年3月出生,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共黑龙江省委讲师团成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主任专家,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端智库专家。
刘畅同志对党忠诚,身体力行地诠释着满腔无悔。作为中共黑龙江省委讲师团讲师,义务开展围绕我省生物经济发展、种业振兴、劳动力流动等农业经济领域重大需求的全会精神解读。所撰写资政报告获得黑龙江省级主要领导批示3次。以省智库专家身份先后多次为安达市、宾西等地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指导,作为评估委员会农林专家小组专家对地方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主持黑龙江省地方服务项目5项。
刘畅同志从教20余载,不忘立德树人本心,积极打造具有龙江精神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构建了“课程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的课程思政“三元”驱动机制,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每年组织并带领学生赴农村调研,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讲授课程荣获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编教材入选首批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刘畅同志时刻立足岗位,潜心钻研。成功助推金融学、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带领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还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支持计划”方案,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听课任务与外派学术活动,进一步加强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共产党员:刘涛

刘涛,男,汉族,1990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9月参加工作,动医学院兽医外科教研室实验师、动医学院工会委员会生活委员、动医学院临床兽医学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涛同志以“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工作作风,服务于学院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勤奋和努力,甘为学院无私奉献。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和2018年“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中,经常加班到深夜,协助学院统计整理和填报全院各项材料,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在疫情期间,他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响应学院党委的号召,坚守校园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保证受疫情影响无法返校学生的顺利毕业,曾自费给学生邮寄书籍、数据、电脑。主动参与毕业生行李整理的打包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学院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连续7年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2020年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他脚踏实地,时刻牢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年出色完成本科教学任务,年平均564学时。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他坚持“职责即是服务”的工作准则,形成了以责任心替代管制力的优良环境。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勇攀高峰,于2019年考入兽医外科教研室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加强学习。2022年带领学生荣获第七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个人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特等奖。
优秀共产党员:刘鑫

刘鑫,男,汉族,1985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海林市。2016年9月入职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200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鑫同志于怀抱对科研工作的理想情怀并凭借其在分子育种方面扎实的研究基础,迅速提升了小麦团队整体科研能力。疫情期间,他多次住校工作,保障了科研任务顺利进行。目前,他在作物分子育种方面已获5项科研项目资助,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担任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审定专家。
他积极承担教学任务,目前承担7门本科生课程教学工作,年均授课量200余学时。他潜心研究教学教法,组织举办第一届《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科研项目设计大赛》,在农学专业创新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连续3年担任本科新生班主任,疫情期间多次组织同学开展线上班会,为新生答疑解惑,为老生规划考研、就业,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知心学长”。
自2020年担任农学系主任以来,面对农学专业就业期待高、学科建设任务重等现状,他勇于担当,带领农学系教职员工积极探索新时期农学专业发展方向,规划农学专业培养路径。疫情期间,他积极组织协调本系教师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农学专业的教学任务。作为学科秘书,他协助学院完成 “作物学学科评估”“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等申报和填报工作。他组织农学系圆满承办了“金陵青年论坛”。他努力认真地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得到了学院同仁的充分认可。
优秀共产党员:刘向航

刘向航,男,汉族,1990年4月出生,硕士学历,会计师。2012年7月参加工作,201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至今任资金计划科副科长,负责财政性资金支付业务和办公室综合业务。
刘向航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不畏辛劳,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优秀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他在业务上是大家眼中的能人骨干。他虚心向领导、同事学习,认真钻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年均填写报表近百张,支付业务过万笔,涉及金额十亿余元。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他在2021年、2022年均入选教育厅专家组,参与审核全省高校部门决算,得到同行的认可,连续两年受到财政厅表彰。
他是大家心中的贴心大管家。作为综合业务负责人,他是财务处的总后方和总保障。无论故障报修、仓库保管、档案查询、印鉴使用、审计检查等各项工作,都能见到他的忙碌的身影。为了方便师生,他创建了财务处公众号,并肩负起日常运维工作。其主持开发的公务卡备案小程序,简化工作流程,让师生“少走一步路,少盖一个章”。
他在党务上是领导心中的冲锋队员。在我校封控期间,他主动请战,住校工作10余次,累计时长近两个月。他积极协调,为疫情期间正常报销和防疫物资采购,做出了大量工作。
优秀共产党员:刘怡君

刘怡君,女,达斡尔族,200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002团支部书记、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曾荣获“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共青团干部”“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刘怡君同志责任心强,作为团委组织部部长,在组织全院173个团支部,3988位团员完成团关系转接、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录入时提前做出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并安抚同学情绪,使得新生团关系转接率达到100%,真正做到不落下一人,不让团员掉队,高质量,高效率,提前完成了团中央要求的各项阶段性任务。
刘怡君同志刻苦学习、锐意创新。严格制作时间计划表,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她全神贯注不敢丝毫懈怠地汲取知识,课后她虚心请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提高学习效率,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她不断提高竞赛能力,打磨技能水平,学业成绩位列年级前茅,前五学期综评成绩位于全年级2%。走出校园,她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齐齐哈尔市乡村振兴局政务实习期间,协助讷河市委组织部,助力乡村振兴局下乡工作高效运转。
刘怡君认为,作为东农学子,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弘扬铁人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报道/徐小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