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20日,学校七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作为学校建设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备受全校教职员工和师生关注。参会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认真履行了各项职责,保证了会议的成功召开。宣传部就本次会议采访了部分代表,请大家畅谈感受、体会,为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和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言献策,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充分表达东农教职员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强农兴农使命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代表们纷纷表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学校落实“十四五”规划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关键之年。当前,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发展态势积极向上。七届三次教代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大会,是一次开拓进取、催人奋进的大会,必将对提升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水平,推动各项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要以本次教代会为契机,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上下一心、担当奉献,切实把各项工作抓紧落实,抓出成效,为早日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东农梦而不懈奋斗!
(撰稿/冯丹)

第六代表团代表 高放
第六代表团代表高放:付强校长的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实事求是地总结和评价了2021年以来学校努力奋进的骄人业绩,站在全局高度对下一步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具体举措作出了明确部署,反映了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心愿,凸显了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坚定了广大师生群众早日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东农梦的信心和决心。绿研院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绿研院可持续发展的破题之举,以“敢想”的气魄凝聚事业发展的思想共识;坚持把勇于担当作为衡量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准,以“敢干”的状态形成科学发展合力;坚持把员额制试点管理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机遇,以“敢闯”的魄力推进一流科研院所建设;坚持把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头等大事,以“敢试”的精神实现“十四五”新发展;坚持把推动乳业大豆国创中心建设作为提升领域话语权的中心工作,以“敢做”的担当打好重塑行业地位翻身仗;坚持把强化应用型科研团队建设作为发挥主体功能的第一要务,以“敢为”的勇气助力我省食品产业提档升级。

第七代表团 刘丹
第七代表团刘丹:2021年,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民生工程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艺术学院院长,在为学校取得显著成绩而倍感高兴和倍受鼓舞之余,更是深感压力,更要深思发展。2022年,艺术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七届三次教代会的工作部署,强化全院教职工的责任担当,增强艺术助农的能力,凝心聚力,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省部级科技奖励申报、一流专业申报、一流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谋划,确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学院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助力学校快速发展,用艺术讲好“东农”故事,讲好“龙江”故事。

第八代表团代表 许静波
第八代表团代表许静波:作为我校七届三次教代会代表,我深感荣幸。这次大会是充分发扬民主、统一思想、开拓进取的大会。真正体现了全校动员、共谋发展、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促进了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近年来,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转变思想,振奋精神,提升推动振兴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以人才强马计划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提升科学研究层次增强学科内生动力、以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突出学科价值引领,多措并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科优势和价值引领作用。

第九代表团代表 刘世英
第九代表团代表刘世英:七届三次教代会的胜利召开,是我校民主生活中一件大事,也是学校推动“十四五”发展建设的新号角和加油站。作为学校中层干部教代会代表,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把贯彻教代会精神与贯彻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做好顶层设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探索“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教、产教融合力度,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要牢记国家所需、把握龙江所要,挖掘学校所能,瞄准未来所向”治校新理念,坚持我校“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双一流”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进一步理顺学院、学科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学科发展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东农梦”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十代表团代表 查显峰
第十代表团代表查显峰:聆听了付强校长作的工作报告,我感觉报告字字凝聚着踔厉奋发、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智慧,句句彰显着求真务实、笃行不怠的决心和意志,处处体现着自强不息、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尤其是报告中强调:“探索新时代,切实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对体育工作新的要求。今后我们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推动学生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特邀代表 胡国良
特邀代表胡国良:百舸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退。新时期,学校要在全国、黑龙江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量自身的发展定位,在服务国家特别是黑龙江省发展的大战略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加快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坚决扛起新时代赋予东农的重大历史使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一切难题,只有在落实中才能破解;一切措施,只有在落实中才能见效;一切任务,只有在落实中才能完成。一句话,蓝图变现实,关键在落实。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有独特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校发展,为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早日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东农梦贡献“东农银发”力量!
(报道/王拾犇 回彦霖李会佳张尚男 李慧姝 摄影/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