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动力——我校利用暑期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1-09-30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李会佳 阅读次数:

学生公寓卫生间焕然一新,浴池营业时长达15个小时,上网速度更快,阿城基地食堂宿舍投入使用,8000余名新生“精准”入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覆盖全国28个省,涉及百姓万余人......翻开学校“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台账,一件件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顺利解决,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逐一化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安心解困“五项行动”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办好后勤整改、简化办事流程、关爱特殊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服务龙江发展等五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实践活动组积极谋划、深入调研,梳理我校办实事台账21项,全校党员干部把学史力行作为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践行党的宗旨,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师生关切和期盼,凝聚起为东农发展建功立业的强大力量,为服务龙江发展开新局、谱新篇。

加快推进后勤整改,校园生活出现了新变化

明亮的地砖、宽阔的洗漱区,崭新的盥洗台、便池、隔断.......焕然一新的卫生间让住在南区第七学生公寓的同学眼前一亮,同学们纷纷表示:“和之前老旧的卫生间相比,现在整洁多了,感觉瞬间变得豪华了!”学生公寓卫生间改造是暑期后勤改造项目之一,校党委书记、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李长生在检查指导学校暑期维修改造项目施工工作中指出,暑期维修改造项目的有序推进是服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也是提升学校整体形象的具体工程,更是解决师生最急最忧最盼问题,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

改造后的公寓卫生间

后勤管理处紧抓学生暑期离校的黄金时期,从改善学生住宿条件着手,解决部分学生公寓卫生间、盥洗室漏水,靠近冷山房间墙体长毛问题,累计改造卫生间37间,更换老旧高位水箱300余套。累计更换窗户胶条3000余米,新增暖气共计4167片,为55个房间重做内墙保温。对南区第一学生公寓采暖系统进行改造,新换回水管线200余米。新建12479.37平方米博士公寓主体也已完成封顶,进入到装饰工程施工阶段。住在南区宿舍的丛赫同学感叹:“一个假期回来,校园矗立起了一栋楼,宿舍环境变化也很大,学校的效率太高了!”

建设中的博士公寓

采暖更换和供水设备改造

面对学校南区浴池改建,导致其他浴池客流压力增大的情况,后勤管理处通过增加场地、延长营业时间、客流信息互联等方式多措并举,有效缓解了学生洗浴客流压力。9月27日,游泳馆东厅洗浴正式对师生开放,增设淋浴喷头67个,南区第十学生公寓和北区第六学生公寓也分别建设公寓内浴室,增加淋浴喷头23个。为配合学生作息规律,将浴池营业时间由之前的早10:00晚20:00调整至早7:00晚22:00,整体营业时间提升到15个小时。对全校浴区内部易损耗件维修更换,保证喷头完好率在95%以上,通过“东北农业大学官微”微信公众号开通“浴池查询”按键,浴池客流量实时查询,让学生免去排队烦恼,真正实现了“洗浴自由”。

新增淋浴喷头90个

为改善夜间锻炼场地不足、照明条件不好的状况,学校在南区运动场新增大灯12套、北区运动场新增大灯96套,晚间分时段开启,体育馆分时段免费向师生开放,满足师生锻炼需求。对全校路灯及家属区庭院灯进行全面排查,检修路灯700余个,做到校内有路就有光,处处是夜景......,随着校园环境一点点改变,温暖一步步走进师生心间,这些变化是学校党委对师生真诚的关心,更是全体党员对学史力行的另一种生动诠释。

改善夜间锻炼场照明条件,检修校内路灯700余个

2018年以来,阿城基地已有近三年不具备食宿条件,在基地从事科研任务的师生只能前往距此3公里外的镇上解决食宿问题。实验实习与示范中心经向学校申请,学校党委决定将园区内原有建筑面积1200平米的基地食堂进行改造,按照功能需求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使其具备餐饮、住宿和办公等功能。9月6日,经过改造后,包含22个房间的住宿区、400余平米的现代化厨房和就餐区,以及80平米的办公区,可同时为70余位师生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阿城基地宿舍和食堂正式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在研课题师生的食宿难的问题。经常到基地开展科研工作的教师杨欢欢感慨:“食堂投入使用后,实在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为中午吃饭发愁了。”

改造后的阿城基地

在学校“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台账中,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项目占到了80%,学校将重点推进这些项目落实落细落地,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学校面貌的新变化。

精准服务对接需求,服务师生提升了新效能

9月10-12日,学校2021级6223名本科新生和2470名研究生来校报到。学生工作部按照“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原则,利用大数据平台,突出“精准”理念,为学生提供细致、周到、全方位服务。“精准”预约接站报到,开展线上预约接站,实现“点对点”接送,累计发送车辆80余车次,接送新生1635人次。“精准”开展信息采集,利用今日校园App“点对点”发布相关政策、通知,累计发送采集学生各类基本信息61.5万人次,将学生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纳入影响因素,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准分配宿舍床位,确保让学生住的舒心。“精准”开展困难帮扶,提前线上排查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特别是受疫情、洪涝灾害致贫学生家庭情况,及时为他们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在新生报到期间,发放入学大礼包286份。“精准”入校全程服务,在校内设置大巴车转运接待点4个,准备个行李箱信息标签约3.5万,调用中转车29辆,累计中转200余车次,组织3000余名志愿者“点对点”接送新生完成报道后直接进入宿舍。

在推进学校聘任制人员纳入编制备案制工作中,目前,首批66名人员已全部进入省事业单位工资统发系统,并且办理了社保、医保、公积金等相关手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将全校2万5千余个校园网用户带宽提速翻倍,配置由6M,12M,20M升级为12M,20M,30M,为师生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办公、学习提供技术保障。

迎新现场

志愿服务走进乡村,社会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校团委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坚持“学”“做”结合,让大学生在暑期实践的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甘南县是我校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学校积极尝试通过人才引进与技术扶持等方式助力甘南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校2021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甘南县乡村基层中实际问题,在林果经济种植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可行性调研等14个方面设立调研课题,全校60支实践团队赴甘南县5个乡镇、9个村屯,针对14个实践项目开展实践活动。

暑期期间,学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设立8个主题实践活动,2个专项实践活动,审核立项633个团队,60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奔赴全国28个省市466个村屯社区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覆盖百姓近12000人。实践活动得到当地政府、百姓和新闻媒体的关注,省政府网站报道了我校“返家乡助甘南之畜牧现状调研宣讲”社会实践团的事迹,赞扬我校学子发挥畜牧专业特长,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帮助巨变村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星火班助一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贵州龙里服务队3支团队入选2021-2022年度团中央“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团队。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被全省新闻联播报道1次、龙头新闻专题报道2次,中青网及各地媒体报道20余次。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奔赴全国28个省市466个村屯社区

助力龙江创新发展,服务社会拓展了新方向

党史学习不仅在知史,更在于力行,教学科研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社会。学校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为光荣使命和崇高职责。暑假期间,专家学者假而不休,进田地、办会议、做报告、签合作,坚守在服务“三农”第一线。在夏季作物生长黄金期,学校开展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全省16个贫困县基层一线科技服务活动、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哈尔滨市9个县区基层一线科技服务活动。

学校开展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全省16个贫困县基层一线科技服务活动

7月,承办全国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第三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交流大会,全国42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00余位领导、专家参加大会,深入探讨高校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路与举措。承办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暨黑土环境保护与污染修复研讨会,60余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做学术报告,为我国和黑龙江省黑土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8月,承办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十四五”期间东北亚农业合作展望会、省“三农”问题学术交流基地召开龙江“三农”发展智库论坛,发挥基地“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9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与黑龙江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合作签约,在养殖类担保评审中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开展合作,把乡村振兴过程中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暑期开展学术研讨与合作交流

校党委书记李长生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坚持以学促行,关注师生所需。要纾解急难愁盼,在“办实事”中淬炼党员担当!如今,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一份份“满意答卷”。目前,学校“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台账项目已顺利办结11项,其他项目分别取得阶段性进展,预计年底均可完成。下一步,学校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以实际行动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真正把办实事办到师生的心坎儿上。

(报道/组织部 宣传部)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