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班开班式现场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朱志猛主持开班式
为进一步推进落实与建三江分公司合作共建工作,加速我校科技成果在“东农•建三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推广转化,促进农垦技术人员技能提高,提升产业兴旺内生动力,助力建三江垦区“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根据双方年度计划及建三江分公司生产技术需求,近日,我校遴选水稻产业相关环节专家,为农垦建三江分公司15个农场100位学员提供了为期6天的专题培训。

副校长邹德堂致辞
副校长邹德堂在开班式致辞中表示,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建三江时重要讲话精神,学校与建三江分公司自2019年开始合作,通过近两年的扎实推进,合作农场不断增加,科技项目持续增多,校企合作成效显著。今年8月,为切实深化全面务实合作,校企双方启动了“东农•建三江寒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此次培训班是落实校企全面务实合作的重要举措,培训的授课内容结合建三江生产实际进行精心设计,授课教师为学校知名教授。希望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珍惜和把握提高自身科技水平、结识良师益友的机会,通过培训为学员与专家架起友谊之桥、打开知识之门,实现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及专家与建三江高水平生产实践技术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思想碰撞、水平升华和能力提升。

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副部长王利明致辞
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副部长王利明对学校高度重视培训工作、高质量筹备培训内容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建三江与东农在合作共研上始终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协同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了多项富有成效的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为建三江现代化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圆满完成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全年实践工作的同时,举办此次理论培训课,真正达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目的,将全面提升分公司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建三江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魏湜教授主讲开班第一课

学员开展现场实训
据悉,本次培训历时6天,共36学时,来自建三江15个农场的100位学员参加。培训采取“封闭式”严格管理,由建三江分公司统一制定学员考核打分规则,我校督促学员完成各项学习环节。学校遴选了魏湜等15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授课,开设了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等16节课程,基本涵盖稻米从种植到加工的生产全链相关技术以及我校“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农业”“五谷丰素”“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棚室覆草马铃薯种植”等相关创新技术成果的介绍。实践课上,学员们先后参观学习了我校农用无人机研发实验室、智慧农业展示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校史馆、马铃薯组培实验室及温室,董守田、刘程国、张丽莉、徐文龙、孙文鹏等老师为学员提供了相关技术成果的现场介绍及展示。
培训内容完成后,学校组织了培训效果检验测试,面向学员征集了“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学员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符合生产实际需求,促进了对先进技术成果的了解,更新了对水稻产业宏观政策和现状的认识,对未来的生产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参训学员合影
据悉,自我校与建三江分公司合作以来,已完成150人次农场职工的相关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促进了技术成果在建三江各农场的理解应用,推动了合作高效实施,进一步推广了我校“一地培训一方共建”的新型现代农业合作模式。
(供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