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在阿城揭牌

发布日期:2020-06-15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徐小添 阅读次数:

6月13日,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阿城实验实习基地举行。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董事长李长青、我校副校长付强、实验实习与示范中心副主任赵东旭、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东、副院长汪恩良及阿城实验实习基地工作人员、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代表、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员工代表3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与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的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付强代表学校致辞,他对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始终心系母校发展、推动行业进步表示钦佩与赞赏,并期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服务水利行业需求,用心合作,实现“共赢”。

赵东旭对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落户阿城实验实习基地表示祝贺,他表示,基地将为中心发展努力做好保驾护航工作。李长青在致辞中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东农水利人,愿与学院携手,打造创新型水利人才培养基地及高水平水利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助力一流水利学院建设。

付强、李长青、赵东旭、刘东共同为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付强致辞

实验实习与示范中心副主任赵东旭致辞

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董事长李长青致辞

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参加揭牌仪式部分人员合影

据悉,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由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校友创立于2015年,集团拥有11个专业工程咨询资质、多个专业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及施工总承包资质、工程造价资质、招标代理资格及环境影响评价资格,是省内水利、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力量,享有较高声誉。2018年,集团与学院联合组建了科研中心,集团陆续投入10余万元用于支持大学生开展SIPT项目,并与学院联合申请科研项目,成功获批了哈尔滨市雏鹰计划资助项目。2020年,集团又先期投入30余万元,用于房舍环境改造与仪器设备购置,夯实了联合创新基础平台,将院企联合科研中心升级为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致力于抢占寒区装配式水工结构研发、设计、施工新技术前沿阵地。

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将通过院企合作,营造多赢局面。一是可以提升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集团依托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参与生产一线水利调研、水工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标准研发,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二是可以新增水工结构实验室。学院依托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可以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长期以来水工结构实验室场地缺乏、设备不足问题,将有力推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工作,并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可以提升本科生就业竞争力。本科生通过到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开展接触生产实践的水工建筑物、水工钢结构等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设计、SIPT项目,将有利于提升本科生对水工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设计、构件预制的感性认识及其实践动手能力,并有力推动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四是可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在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企业导师协助指导下,开展接触生产实践的装配式水工结构选型、优化设计等科研试验,将显著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五是可以提升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教师通过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积极调整科研方向,及时破解来自于生产一线的水工结构安全性不足、施工效率低等科技难题,可以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六是可以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院依托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可以夯实现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基础与整体实力,进而为成功获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提供有力保障。七是可以创建院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运行,可以构建院企协同育人机制,吸引更多的水利、土木相关企业入驻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发挥良好的集群效应,共同服务于龙江水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水利事业发展。

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与黑龙江中科建设集团的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供稿/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