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我校与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科技合作项目克服疫情影响全部落实

发布日期:2020-06-01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尚男 阅读次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及省委相关重要会议精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我校在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与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沟通对接,扎实推进科技合作项目落实落靠,保证校企合作保质保量如期顺利实施,为我省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保障粮食安全、做好春耕生产等工作提供科技助力。

春耕生产开始后,经过校企双方积极沟通落实,我校积极组织各项目专家通过视频指导、现场对接等方式,指导项目具体实施,合作项目所需农资及时运送到各相关农场。截至目前,学校与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今年全部合作项目均完成春耕生产任务,为校企全面深入合作取得较好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5月17日至22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珲、电气与信息学院教授苏中滨、园艺学院高级农艺师蒋欣梅、专职推广人员孙文鹏等一行,先后赴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前进农场、红卫农场、大兴农场等地推进项目落实,调研对接需求。

七星农场我校“五谷丰素”试验示范田现场

我校专家就“五谷丰素”成果推广示范情况与科技人员交流

在七星农场,我校今年共实施“五谷丰素生物制剂技术”、“寒地水稻秸秆深埋还田机械”等2项科技项目。“去年我们就关注这个技术,不增加新的生产工序和用工,浸种催芽时使用就能在秋收时实现增产,今年我们一定要试一试”,七星农场的科技人员在“五谷丰素生物制剂技术”试验田边对专家说到,随后他又详细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虽然春耕生产赶上了疫情,但是我校专家及时通过电话沟通,将项目所需农资提前邮寄到当地,并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指导,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我校专家在查看了试验现场后,详细了解了该项目在浸种、催芽、育秧等环节的具体情况,介绍了该成果推广示范情况和技术特色。

前进农场副场长王启增向我校专家介绍品种示范情况

前进农场我校水稻新品种示范田现场

在前进农场,我校今年共实施“水稻新品种示范”、“育秧棚二次利用技术”等4项科技项目。在水稻新品种示范现场,前进农场水稻副场长王启增指着已经插完秧的我校精心筛选的6个新品种说:“现在一般品种的水稻量多价低,迫切需要优质水稻品种进行替代,学校为我们筛选的这些抗寒、优质新品种就是我们需要的,4月初学校专家就把种子提前邮到农场,我们指派了专人负责这个项目,相信通过试验示范,会对农场种植品种的选择提供帮助,希望学校将更多的新品种在前进农场进行示范推广。”

我校蒋欣梅高级农艺师进行现场示范与指导

园艺学院蒋欣梅示范的是“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特色保健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她将提前在学校育出的项目所需的蔬菜幼苗送到科技人员手中,并现场指导示范户进行蔬菜育苗,在实地考察了示范大棚后,绘制了种植规划图,详细制定了生产种植计划。

我校专职推广人员孙文鹏进行现场示范与指导

专职推广人员孙文鹏示范的是“育秧大棚二次利用—马铃薯种植技术”,现在正是水稻插秧后育秧棚腾出来的时候,此次他随车带来了马铃薯种薯、农药等试验材料,利用一下午时间完成了示范种植,并对农技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我校专家一行查看了项目实施情况后,又结合农场实际需求和未来合作进行了沟通交流。

红卫农场我校水稻新品种示范田现场

红卫农场我校各科技示范项目实施现场

在红卫农场,我校今年共实施“水稻新品种示范”、“五谷丰素生物制剂技术”、“育秧棚二次利用技术”、“寒地稻田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智慧农业”等12项科技项目。红卫农场是学校与建三江分公司全面合作的起点,今年的合作项目是所有农场中最多的,目前所有项目均完成了春耕生产任务,我校专家一行走遍了所有项目的试验现场,细致了解项目实施情况,与相关农技人员谈感受、聊需求。孙文鹏与技术人员一道完成了3个育秧大棚的马铃薯示范种植和现场培训工作。

红卫农场“智慧农业”项目一期任务完成

我校苏中滨教授向红卫农场场长王凤龙等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智慧农业”项目是学校与农场去年就开始合作的,目前该项目一期系统及软件开发任务已经全部完成,红卫农场场长王凤龙、副场长隋喜友与我校专家一起听取了电气与信息学院苏中滨教授的项目汇报,详细了解“智慧农业”系统的技术创新点和运行流程。针对开发出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子系统、手机APP客户端等,结合系统实现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管理功能,王凤龙表示,红卫农场“智慧农业”平台已初步构建,服务功能也逐步实现,该系统运行将对红卫农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加快技术人员培训和基础数据收集填报,尽快将系统应用于生产实践。

红卫农场副场长隋喜友介绍与学校合作情况

谈到校企合作,隋喜友表示,通过去年的合作,农场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科技成果示范和科技创新水平持续增加,合作项目得到了农场科技人员和示范户的高度认可,随着建三江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其他农场纷纷来了解科技示范项目实施和校企合作情况,今年学校筛选的科技项目,农场照单全收,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很高,很早就开始对接专家,项目物资全都提前发过来,由于疫情防控,有些专家不能到农场来,就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指导项目实施,所有项目全部如期落实到位。希望校企双方不断巩固合作基础,加强需求对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关系。

大兴农场副场长李学军介绍“卫星平地条件下寒地水稻变量施肥技术”项目实施情况

大兴农场我校“五谷丰素”试验示范田现场

我校专家实地考察大兴农场蔬菜种植基地

在大兴农场,我校今年实施“五谷丰素生物制剂技术”、“卫星平地条件下寒地水稻变量施肥技术”等2项科技项目。在“卫星平地条件下寒地水稻变量施肥技术”示范田边,大兴农场农业副场长李学军拿着我校专家提供的地块卫星光谱分析图,指着已经缓苗的嫩绿的水稻田说:“每个地块的土壤条件和养分含量不同,过去等量施肥,好地块施多了、坏地块不够用,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这个技术将地块的土壤条件和养分情况分析出来,再利用配套机械,实现了一次性精准变量施肥,既达到了减肥增效,又减少了生产成本,推广价值很大。”查看了示范项目后,我校专家一行又来到大兴农场格田扩大改造示范现场,详细了解农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效,调研生产实际技术需求。

据悉,2020年,学校在去年全面合作的良好基础上,继续深化与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的实质性合作,克服疫情防控对校企合作的影响,加强沟通对接,筛选确定合作项目,保障试验用农资运输到位,利用线上线下多途径方式推进落实、指导生产,合作农场从1个扩展到11个,合作项目从7项增加到12项,合作内容涵盖品种选育、节本增效、绿色循环、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贯穿水稻生产全过程。

(供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