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疫情影响,我校学生还未能返校。学生离开学校已经三个多月时间,寝室内有无变质食物、行李是否受潮,一直是辅导员老师的牵挂,特别是正值学生考研复试、就业择业、上网课等关键时期,留在寝室的复习资料、协议证书、笔记本电脑成为了广大学生最急最忧最盼的物品。为切实保障学生备品安全,满足居家学习和求职就业的需求,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学生学业、就业的影响,在学生工作部(处)的统一部署下,全体学生政工干部在“五一”前,地毯式走访全体学生寝室,纷纷变身“接单员”“家政员”“快递员”,帮助学生整理内务、通风消毒、查找资料、邮寄物品。


学生工作部负责人深入走访学生寝室
变身贴心“接单员”,满足各种急切需求
“老师,能把笔记本电脑帮我寄回家吗?”“老师,我们马上要报夏令营了,您能帮我拍一下证书吗?”开展寝室走访前,各学院充分借助微信、QQ、今日校园APP等渠道广泛收集学生需求,做好沟通授权,制定“接单”计划,确保“精准”走访。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网络平台召开了全体学生视频会议,党委书记肖冬梅带队部署工作,广泛征求意见,精心做好宣传动员、组织计划和调查了解,努力做到精准走访。艺术学院采取从头到尾集体排查的方式,将前期的广泛征集到的物品整理要求在排查过程中逐一落实,并走访留校学生,消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资源与环境学院通过辅导员周例会布置此次查寝工作,并提出“注重个人防护、学生全员知晓、卫生排查到位、邮寄学习物资”的工作要求。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全体学生政工干部认真谋划,提前采集学生所需用品清单、家庭地址等基础信息,整理数据制作成表格,确保寄送工作的安全、统一、快速。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汪恩良与学院学生政工干部一起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走访学生寝室和研修室,处理寝室生活垃圾,断水断电杜绝安全隐患,让学生们放心。


各学院迅速动员部署确保“精准”接单
变身暖心“家政员”,消杀清理面面俱到
“老师,能帮我看看床边的衣物有没有发霉长毛吗?”“老师,能给我可怜的小花浇点水吗?”“老师,……”考虑到近日天气回暖、学生离开时的卫生状况及寝室软硬件条件等因素,各学院在走访寝室的同时,都购置了清扫工具和消毒用品,并对寝室进行了开窗通风,检查学生被褥衣物是否发霉、屋内墙体是否潮湿、寝室内是否有食物水果腐烂变质等情况。工程学院辅导员们协同宿舍管理人员逐一对学生宿舍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尽力为学生提供代取代寄笔记本电脑、就业协议以及资格证书等暖心服务。电气与信息学院代学生清理发霉变质物品、整理杂乱衣物、排查安全隐患,对学生急用的在校物品对照清单逐一查找,并邮寄追踪至学生本人查收。经济管理学院对寝室腐烂变质产生异味的食品、水果进行了及时清理,对枯萎植物进行浇水,确保复学后为学生提供卫生、整洁的寝室环境。园艺园林学院深入学生宿舍开展“暖心行动”,对全部寝室进行了开窗通风、清洁消毒、绿植养护、邮寄物品等,累计邮寄各类物品300余件次。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对全部寝室进行了喷洒消毒,对发霉墙壁进行简易处理,放置了除潮剂、蟑螂药等消毒杀菌用品,对没有遮盖的床铺放置了防尘布。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利用电话、微信等通讯与学生连线查找物品,做好记录,并归置物品,清理卫生,将获奖证书、学习用品、身份证件等分类打包发送。


各学院积极开展寝室卫生整理及消杀清理
变身细心“快递员”,你的快递请查收
“老师,我的资料放在哪里记不清了,能帮我找一下吗?”“老师,我记得证书好像在书桌的抽屉里,但不确定了。”由于同学们太久没有回到寝室,有些物品的位置已经记不清楚,这给辅导员的物品查找和整理增加了很大难度。为了提高查找效率,辅导员们纷纷开启“主播”模式,带着同学们在直播间里“回到”久违的寝室。农学院为满足学生科研、学习、复试、就业等实际需求,统一为学生寄送书籍、电脑、证件等物品,并在寝室走访过程中进行校园和寝室直播。食品学院辅导员将学生的电脑精心打包,保价包邮,累计发送各类证明材料及生活用品等268件次,并将快递信息逐一记录,确保每一个“暖心包裹”安全送达。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辅导员克服学生宿舍分散等困难,通过打电话、视频连线等手段,帮助学生把需要的物品仔细整理打包、密封快递包裹、标记邮寄信息。动物医学学院建立健全学生需求动态台账和学生安全工作总台账,帮助学生整理个人物品,邮寄书籍、优盘、电脑、就业协议等共81件次。文理学院开启“云走寝”模式,面向全院学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参与,直播过程中带着提前汇总好的邮寄物品清单进行收集整理。


辅导员为学生整理内务并寄送物品
据悉,一周时间,每位辅导员平均要走访、清理学生寝室近50个,实现了所有学生寝室全覆盖。期间,全校学生政工干部累计与学生视频连线800余人次,整理、邮寄各类物品2000多件次,为3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邮寄费用和保价费用12000余元。截止目前,全部寄送物品均已顺利送达学生手中。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全体学生政工干部用实际行动,让特殊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温度。



各学院以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关心关爱
(供稿/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