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民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三农”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更是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问题。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11月19日“世界厕所日”之际,由农业农村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我校由校长包军教授主持的参赛作品“农村秸秆发酵节能型旱厕”荣获创新研发组一等奖。

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由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主办,主题为“科技创新引领助推厕所革命”,旨在评选出优秀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实现农村改厕技术“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的跨越性转变,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助推农村改厕工作深入开展。全国共有160多件参赛作品,经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网络投票和综合评定,共有16家单位进入总决赛,分为创新创意项目组、创新研发项目组、应用推广项目组,每组设一等奖1名。在16个参赛单位中,共有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3所高校参赛,我校是黑龙江省唯一参赛高校。经过现场展示与答辩,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我校参赛项目荣获创新研发组一等奖。

我校孙勇教授作为项目主要参加人进行现场答辩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为我校获奖项目颁奖
据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做出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发挥学校科技优势,以“农村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加快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包军教授针对北方寒地特点,创新研发了“农村秸秆发酵节能型旱厕”。该项目依托“寒地秸秆粪便叠层式农村无水堆肥式厕所”和“寒地秸秆腐熟菌剂及生物肥料生产技术”主要科技成果,设计了以秸秆为辅料的农村堆肥式旱厕,利用低温秸秆腐熟菌剂对粪便和秸秆进行耦合处理。这种新型厕所模式将“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料化”四个理念合为一体,解决了绿色宜居村镇建设进程中农村厕所改造和秸秆高值化利用两大难题。项目产品具备安装简便、无需水电、使用过程中无能源消耗的特点,适合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在北方寒地农村地区、干旱缺水地区、高寒山区,包括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短时间难以完善排污系统的地区以及各种公共场所和旅游景区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供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