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
我校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展开热烈讨论。
校党委书记孙登林: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令人振奋、催人进取,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办好农业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对涉农高校办学治校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为我们做好农业人才培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东北农业大学将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校长包军: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涉农高校的关心和重视,东北农业大学一定牢记办学使命,牢记总书记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紧紧围绕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及技术服务;始终坚持“立足龙江,服务‘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的办学宗旨,牢牢恪守“把文章写在黑土地上,把学问作在黑土地上,把成果转化在黑土地上”的办学理念,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实现总书记提出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教务处处长王杜春:“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总书记坚定的话语为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从事高等农林教育的人顿感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总书记殷切的嘱托为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我们广大教职员工更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校正处于一流学科、一流本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负重托、主动作为,辛勤耕耘、忘我工作,为我校“世界一流学科”和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看到习总书记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深感振奋。这是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对涉农高校在新时代所担负的新的历史使命的重托和殷切希望。作为涉农高校的一名中层管理干部,我将紧抓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估工作,努力推进我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加快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为实现黑龙江省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和发挥学校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徐国峰:总书记的回信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了新时代的农林人。我们必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紧密结合新时代学生工作的方向和特点,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拓展育人载体,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切实筑牢思想根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将回信精神转化为工作热情,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创新奋进,全力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刘忠华:作为我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所在学院的院长,通过深入学习理解总书记的回信,我更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将带领全院教职员工,立足龙江大地,培养爱畜牧、懂畜牧、干畜牧的高水平人才,产出解决龙江畜牧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科技成果,为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并力争为国家畜牧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和科技成果。
食品学院院长江连洲: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针对我们涉农高校在“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理念和“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做出了精准的解读和诠释。所谓“农为政本,食为民天”,我们涉农高校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中的探索,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以增产增效和加工增值的强大科技支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用优秀人才和创新成果惠及百姓民生福祉。我想,这就是当代涉农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农学院院长陈庆山: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农业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学院全体教师都要争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德才修为,爱律兼施,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的农业新型人才。同时,发现农业生产瓶颈问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三农”事业提供亟需的科技成果和全方位、全产业链的解决措施,推动农业提档升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园艺园林学院党委书记王豫龙: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以此为契机,带领全院上下以促进龙江园艺园林事业全面振兴发展为己任,奋发有为,不断攀登,为让龙江人民的菜篮子更丰盛、龙江城乡的大院子更美丽,贡献更多更好的智慧和力量。
园艺学院教师李景富:阅读了习近平主席的回信,真挚朴素的话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涉农高校一线教师,我一定要永葆教育报国初心,肩负立德树人使命,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充满希望的“三农”田野上,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育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番茄优质种质资源、培植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让科研成果惠及“三农”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全部力量。
动物医学学院教师李金龙: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感悟颇多。作为一名农业院校教师,我认为应该在科研创新路上不畏艰辛、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取得领先成果,就是对总书记期望的回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促振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起乡村全面振兴的脊梁!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施喜军: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基层学院党委书记我倍受鼓舞,更加深刻体会到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农知农爱农、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人才为核心,在思想上教育和引导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去建功立业。科研上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生物科技手段和优势,立足源头创新,努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提供更多人才、成果和智力支持。
食品学院辅导员刘双奇:作为农业高校学生辅导员,我认为,自尊就是让农科学子明晰农业现代化仍需不断赶超的知农之心、自信就是让他们凝练强烈学业认同的爱农之感、自强就是让他们坚定为农业现代化和强国梦贡献智慧力量的兴农之情。我坚信,农科追梦人必将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有作为。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永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了全国涉农高校师生巨大的激励,作为涉农高校的一员,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创新多元化扶贫模式提高减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努力研究激活乡村振兴的资源禀赋和相关要素,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涉农高校的广大师生要有责任、有担当,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乡村、熟悉乡村,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培养知农、爱农的“三农”人才。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许恪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东北农业大学的学生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努力的方向,这是对我们最好的鞭策和鼓励。我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亲切叮咛和殷切期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做知农爱农的新型农业人才,助力黑龙江农业发展,振兴家乡经济建设,向祖国70华诞献礼!
据悉,近日,全国50多所涉农高校的100多位书记校长和农林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浙江安吉围绕新时代农林学科建设开展研讨的情况,代表130万农林师生表达了肩负起兴农报国使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