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学校提出再深化省内农业科技服务区域布局,将三江平原现代化大农业区作为科技服务重点的工作思路,并将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作为学校校垦合作示范点,不断探索学校与垦区合作新模式。为进一步深化与建三江管理局的合作内容,5月23日—24日,我校党委书记孙登林、副校长邹德堂、党政办公室主任刘晓峰、电气与信息学院苏中滨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李凤兰副教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珲、农业专职推广专家孙文鹏一行7人,赴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开展校垦科技合作对接,并对学校与建三江管理局下属红卫农场已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进行检查落实。
5月24日上午,我校孙登林书记、邹德堂副校长一行,与建三江管理局举行了校垦科技合作对接座谈会。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刘相增,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宝林,建三江分公司(管理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俞高江,红卫农场场长王凤龙、副场长隋喜友及管理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张宝林主持。

座谈会现场
会上,红卫农场场长王凤龙首先对学校与红卫农场自2018年10月起至今开展的场校全面深入合作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并详细介绍了已经开展合作的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五谷丰素种子处理试验、寒地稻田高效机械化施肥技术、蟹稻种植和有机水稻种植、板结土壤改良试验、秸秆腐熟制肥处理及利用、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种植马铃薯、寒地水稻秸秆深埋还田机械示范、智慧农业等9个项目的合作进展情况,对东北农业大学在场校合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学校专家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红卫农场场长王凤龙汇报校场合作整体情况及科技合作项目进展情况
我校苏中滨教授就学校与红卫农场共同实施的“国有农场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方案做了专题讲解,从项目涉及的功能分析、系统构建、实施进度、预期成效等方面解读了垦区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该项目预计9月末运行上线。

我校电气与信息学院苏中滨教授就“智慧农业项目”进行专题讲解
随后,孙登林书记代表学校在座谈会上作了讲话。孙登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建三江考察时,做出了“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农业要插上科技翅膀”等重要指示要求,不仅激励和鼓舞了三江干部群众,也为我们地处农业大省的农业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我省时重要指示精神,学校于2018年10月就与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对接,经过校场双方半年来的共同努力,通过找需求、选成果、落项目,扎实推进了校场双方实质性合作,展现了校场双方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态度和决心。为进一步扩大合作成果,深入推进学校与建三江管理局的校垦合作,孙登林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学校与建三江管理局之间的合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时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二要服务建三江,积极发挥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把服务建三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三要学习建三江,建三江管理局是农垦的一面旗帜,有着“全国农业看农垦,农垦农业看三江”的美誉,学校在服务建三江的同时,要多向建三江学习,学习建三江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管理经验;四要精诚团结抓好落实,一方面学校的科技服务队伍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深入生产一线做好服务,真正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另一方面希望建三江管局在合作过程中能够不吝赐教,多给学校和科技服务人员提要求、提意见,让学校的科技成果管用、实用、接地气,使学校与建三江的校垦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校党委书记孙登林在会上讲话
最后,刘相增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建三江管理局的耕地面积占垦区耕地面积1/4,全局粮食产量占全省10%,占全国1%,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战略基地、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多年来,建三江管理局与东北农业大学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合作关系,学校为建三江管理局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东北农业大学作为我省农业领域的重要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与东北农业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必将为建三江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他希望,通过此次对接,将双方合作拓展为全方位合作,将建三江变成东北农业大学科技服务的示范基地,共同推进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上,共同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刘相增在会上讲话
座谈会后,孙登林书记一行,先后到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万亩大地号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校党委书记孙登林带队到建三江管理局进行现场调研
5月24日下午,孙登林书记一行来到红卫农场,实地考察了红卫农场的建设和生产情况,检查了我校在农场实施的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寒地稻田高效机械化施肥技术、蟹稻种植和有机水稻种植、板结土壤改良试验、秸秆腐熟制肥处理及利用寒地水稻秸秆深埋还田机械示范等校场合作科技示范项目的落实情况。




校党委书记孙登林带队到红卫农场检查项目落实情况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10月,学校与红卫农场开展了首次对接洽谈;今年1月,与红卫农场签订了《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根据农场自身发展需求和技术问题,确定了9项科技成果示范项目,并认真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在今年春耕生产期间,将其中8个合作项目落实到位,1个项目计划在今年9月实施。截止目前,学校在红卫农场共试验示范水稻新品种3个,推广肥料技术、农机装备、秸秆处理技术等科技成果6项,核心示范面积500亩,指导育秧棚二次利用100栋,处理秸秆400吨。同时,学校结合农垦现代化大农业特点,专门为农场提出了全产业链“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具体合作项目的有效实施,东北农业大学的科技专家正沿着总书记的脚步,践行总书记“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将科技成果注入三江大地,为服务龙江现代化农业发展贡献“东农智慧”。
(供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