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牢记总书记嘱托 助力龙江新发展】我校与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发布日期:2019-01-10 发布机构: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何鎏 阅读次数:

1月8日,我校与黑龙江省红卫农场战略合作签约会在主楼604会议室举行。红卫农场场长王凤龙、副场长隋喜友、副场长郭建国及农场有关部门领导,我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副校长邹德堂、科学技术处处长孙占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珲及8位相关学院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宋珲主持。

签约会现场

签约仪式上,场校双方首先观看了红卫农场宣传片,进一步加深了我校领导和专家对红卫农场的整体认识和了解。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珲主持会议

接着,王凤龙场长对此次即将与东农正式建立战略合作表示荣幸,对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场校合作、校方会前所做的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表示感谢。他向参会人员简要介绍了红卫农场的建设情况,特别是2018年农场的新发展理念,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在落实“三减”政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在水稻产量、人均收入、生态农业、农业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随着高寒水稻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垦区农业要持续发展,潜力在科技,出路也在科技,此次与东农开展合作,就是要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农场整体科技种植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竞争力。此次合作,农场将提供全方位的资源环境、生产要素、工作条件、资金及优惠政策,在技术服务、基地建设、科技培训等方面与东农开展广泛合作。他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把场校合作打造成农业科技项目攻关的平台,应用技术成果就地转化的基地,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纽带,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

红卫农场场长王凤龙在会上讲话

随后,邹德堂副校长代表学校对红卫农场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农场对学校的信任、对学校科技人才和技术成果的认可。他表示,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建三江的土地上向我们提出了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更高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当学校接到《红卫农场2019年农业技术提升行动方案》时,东农人感受到了红卫农场争分夺秒抓落实、千方百计谋发展的决心和高效的行动力。作为农业高校,东农对农垦的发展始终十分关注。多年来农垦的建设拥有很多东农元素,东农人十分期待,能够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为农垦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接着,他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学校概况,及学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开展具体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取得成效。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与红卫农场的合作,为确保合作内容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在全校范围内根据农场发展规划内容,着重遴选了11个优秀项目成果,进行此次现场对接。他强调,在战略合作基础上,双方应注重依托具体项目进行落实,共同打造集技术成果大区推广示范、人才实训培养、科技创新研发乃至成果产业化落地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他希望,通过合作探索出场校共建的典型新模式,在建三江垦区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垦区争当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推动垦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副校长邹德堂在会上讲话

随后,在现场参会人员见证下,王凤龙场长和邹德堂副校长共同签订了“黑龙江省红卫农场和东北农业大学场校共建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后,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在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再次来到黑龙江,对北大荒历史性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北大荒今后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使农垦人对未来发展的目标更加明晰,同时,也对农业高校发挥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彰显了科技支农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中国粮食看龙江,龙江粮食看农垦”,红卫农场作为建三江垦区农场的优秀代表,在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上具有起点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标准高等显著特点,此次场校合作,学校高度重视,前期双方都做了大量细致的沟通,学校也邀请相关领域的8位专家现场对接交流,目标就是要真正发挥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为农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希望场校双方在推进全面合作过程中,着重落实需求对接和科技成果落地推广转化,实实在在为农场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把合作打造成高规格、高水平的亮点工程,助力红卫农场建成更高标准的现代化大农业典范。

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在会上讲话

随后,电信学院教授苏中滨、资环学院教授王宏燕、生命学院教授李凤兰、资环学院教授刘焕军、工程学院教授王金峰、资环学院副教授刘智蕾、农学院讲师郑洪亮、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讲师孙文鹏等专家分别就智慧农业、炭基有机肥开发及综合实施、鸭菌稻栽培、寒地秸秆腐熟菌剂及生物肥料化生产、稻田管理遥感预警及精准生产、寒地水稻秸秆深埋还田、水稻水直播配套机械及管理、寒地稻田高效机械化施肥、北方稻田秸秆还田丰产培肥栽培、水稻新品种选育、水稻育秧棚综合利用等11项技术成果内容进行了介绍,红卫农场参会人员针对具体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双方进行了热烈而充实的沟通和交流。

最后,隋喜友副场长代表红卫农场向我校师生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能够在春耕前赴红卫农场开展有关内容的调研和科技培训,希望我校领导和师生,能够亲赴三江大地,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进一步推动合作进程,加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让更多的东农师生爱上红卫,爱上三江,未来能够拓展合作内容,增加学生就业,促进农场人才培养和引进,让场校双方的合作实现共赢。

红卫农场副场长隋喜友在会上讲话

据悉,红卫农场始建于1968年,辖区总控制面积101万亩,其中,耕地近60万亩,拥有湿地16.3万亩,生态优良,水资源丰富。2007年曾创水稻高产攻关亩产996.9公斤的全国寒地粳稻高产之最;三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的殊荣;曾被农业部授予“水稻生产示范场”荣誉称号;连续7年获农垦总局农业标准化提升工作标兵农场殊荣。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6亿元,粮食总产36.83万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的目标。

下一步,我校有关专家将在寒假期间赴红卫农场开展具体的科技培训和实地科技指导,场校双方将开展具体项目内容和细节的深入洽谈和落实。

(供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