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校一流学科、一流本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效开展专业认证、工程认证工作,充分发挥认证专业的典型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学校于12月19日下午,在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召开了专业认证工作现场会,校党委书记孙登林、校长包军、副校长李伟凯,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人事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校团委、研究生学院、国有资产处、财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体育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2018、2019年启动专业认证工作的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参观现场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工厅(U型槽水力学综合实验系统、数字流域梯级开发仿真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办公室。

会议现场
接着,在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二楼多功能厅召开会议。会议由李伟凯主持。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金武在会上讲话
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了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宣传片。学院党委书记王金武致辞。他介绍了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对认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实施专业认证的总体情况,并对职能部处和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了感谢。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东做汇报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分管副院长刘东教授做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进展汇报”,他从工程教育认证的共识、认证的进展、认证的工作计划、认证的感悟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具体举措和经验。

副校长李伟凯在会上讲话
李伟凯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他首先肯定了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认证工作,认为其有思考,有做法,有初步成效,更有自己的感悟,值得各学院借鉴与思考。通过本次现场会,大家深深地感受到,开展专业认证绝不是摆摆样子,写写材料,走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是实实在在地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是实实在在地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学成效;更是实实在在地落实总书记在全国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我校一流本科一流学科建设,培育一流人才。我校今年参与工程认证的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食品学院、电气与信息学院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系主任亲力亲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认证申报书的撰写,以及基础材料整理工作,并按时向国家工程认证秘书处提交了认证申请。李伟凯代表学校对三个学院的领导班子,三个专业的负责人以及参与认证的各位老师表示了感谢。
李伟凯对2019年学校的专业认证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再接再厉,做好专家进校准备工作。农业水利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虽然已被受理,但不能放松,要充分利用假期的时间,对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和标准,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高质量完成自评报告的撰写工作。同时对标工程认证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各种会议记录、新闻报道等材料进行补充和完善。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支持。各学院要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培训,使师生真正认识专业认证的重要性,让师生都参与到专业认证工作中来,同时要积极参与内部的认证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到校进行工程认证与评估。各专业要和教务处一起做好专家进校认证的详细工作方案,要做到精细、精准、精确;二是要抢抓机遇,争取第一批次开展认证。2018年我们启动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学三个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三个专业要积极与国家教指委联系,充分发挥我校专家在教职委的战略优势,及时了解专业认证的指标体系,掌握各教指委对于专业认证工作的进度安排,在“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体系中,直指第三级,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提交专业认证申请书,力争在第一批次通过专业认证。三是积极推进全面开展专业认证工作。2019年学校再启动“10+X”个专业开展专业认证,这里的“10”是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园艺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及生物技术专业。“X”是指其他意愿强烈,主动参与认证的专业。这些专业要早做打算,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专业认证方面的学习交流和培训。各专业要创造条件,邀请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来校开展培训,并指导工作。各学院要将系主任、骨干教师派到兄弟院校去学习交流,也要积极参加教育部教指委举办的相关会议,及时了解专业认证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和要求。各学院要对教师进行思想发动,树立一流本科必须有一流专业做支撑,一流专业的最基本标准就是要通过“追卓越”的第三级认证的思想,相关学院要成立组织机构,各学院院长就是专业认证的第一责任人,系主任是直接责任人,通过专业认证构筑起人心思进、人心思齐、人心思干、人心思长的合力。

校长包军在会上讲话
包军指出,本次现场会是推进工作的一种形式,所有与会人员深入了解了什么是专业认证、如何开展专业认证,这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专业认证是一种更标准化的专业评估,每个考核点都要对标符合度,都要有佐证,更加细致,更有区分度,同时是实现一流的必要过程。一流学科,一定要有一流专业,没有一流的学科,同样需要一流专业。专业认证是办学的基本的规范性的要求。下一步,全校所有的专业都要参照专业认证的标准加强专业建设,这是办学的基本要求。要有清晰的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什么地方不符合要求的,就要重点建设。
包军对我校的专业认证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目标管理。各学院必须将专业认证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专业认证是学校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都是成员单位。各学院、各专业也要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开展此专项工作,要实行目标管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重新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制定我们的教学大纲,重新安排我们的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明确院长是专业认证的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进行绩效考评。二是统一认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专业认证是我校在新时期一流学科、一流本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大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高质量大发展,教育部明确一流学科所属专业必须是一流专业,一流专业则必须通过专业认证。2016年,我们通过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那是对全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检验,现在的专业认证则是对某一具体专业的深度考核,我校要把专业认证作为本科教学的新抓手,抓认证,促改革;抓认证,促建设;抓认证,促管理;抓认证,促一流。三是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有序推进。专业认证与审核评估一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学院的协调与配合。各职能部门都要为认证专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专业认证学院需要和开设公共课、基础课的学院搞好衔接,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四是要全面动员、全面发动。通过动员,解决认识问题,通过发动,解决落实工作任务和目标的问题。各学院要认真落实,学校要进行考核,落实的不到位要负相应的责任。所有老师都要充分重视专业和参与认证工作。五是要全面学习,全面提高。不但要有想法,还要有办法,要系统地学习专业认证的相关知识,了解认证的各个环节,要形成统一认识,要在各层面上多开研讨会,组织教学院长、教学秘书、专业教师等各层面的集中学习,讨论和学习要全覆盖,每个专业每个老师都要形成自己的想法和办法,都要有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校党委书记孙登林在会上讲话
孙登林指出,本次会议势在必行,意义非常重大。本次会议旨在增强全校上下对专业认证工作的认知度,专业认证工作具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一个是标准化,一个是国际化。如果说结合我们一流本科、一流学科建设来看,还有一个“制度化”的特征,对于学校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本次会议是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一个具体行动,是全校全省开展“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大讨论”的具体表现。
孙登林强调,全校上下应加强对专业认证工作的认识,在交流和实践当中继续的提高,要充分认识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领导、老师对专业认证工作高度重视,把专业认证看成的是促进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学院上下都对专业认证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各学院都应对标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做法,提高认识、寻找差距,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促进专业建设水平与国际接轨,提升办学声誉,实现一流。
孙登林指出,专业认证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应举全校之力共同完成。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把其列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互相支持,互相支撑。同时,要通过专业认证促进自身建设,要改变工作理念,强化工作作风,真心真意的为各个学院服好务,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李伟凯最后强调,各单位要认真领会本次会议精神,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专业认证工作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要通过抓认证,促改革、促建设、促管理。各单位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用一流学科、一流本科的发展要求来审视自己,坚持用“没有通过认证,就不是一流专业”的强烈忧患意识来警示自己,坚持用解放思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来完善自己,进一步加大专业认证的工作力度,强化措施流程,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敬业精神,强化内生动力,在谱写一流学科一流本科,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创造一流佳绩。
(供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