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莫负好时光,学习正当时——我校2018年暑期学生政工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18-08-22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王拾犇 阅读次数:

“是什么让这些石油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毫不气馁?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极限的条件下打赢会战?是石油人身上爱国的情怀,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传承,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更源于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信仰。”

——徐徐清风中、幽幽绿荫下,铁人第一口井旧址里,来自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的暑期学生政工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的113名学员,正在专注地聆听着专题实践教学《让铁人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参观实践基地

炎热夏日,抵挡不住学员们热情的脚步,三伏天气,阻挡不了培训课程带来的魅力。8月17日至19日,东北农业大学学工处、校团委、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共计113名学生政工干部,赶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研修基地(大庆师范学院),展开了三天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的学习之旅,校党委副书记陈延良全程参加培训班并做了首场专题报告。

报告会现场

学生工作处处长徐国峰主持开班仪式

8月17日下午,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暑期学生政工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大庆师范学院博雅讲堂举行,学生工作处处长徐国峰主持仪式并介绍了本次培训的背景和目的:去年,在积极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服务我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教学区成功举办了为期三天封闭式培训学习。培训为全体学生政工干部提供了理论学习、学术研讨和实践研究的浓厚氛围,为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我们开展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巩固去年培训取得的良好效果,进一步强化作风、提升能力、凝心聚力、提振士气,推动我校“大学工”格局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陈延良在开班仪式上做了动员讲话,他强调,2018年是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育人环境的活动年,同时也是我校落实巡视整改任务、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一年。全体学员要珍惜此次培训机会,提高认识,努力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把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分析预判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要认真对待培训中的交流讨论环节和实践学习环节,要做好准备,虚心学习,积极交流,取长补短。要对日常的工作做好总结和提炼,既要把好的经验介绍传播出去,也把自己的困惑和教训分享出来,集思广益,相互借鉴,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展现出东农学生政工干部的“精气神”和优秀风采,圆满的完成本次培训任务。

坚定思想引领,强化队伍建设。开班第一讲,陈延良为全体学员作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职业能力,努力打造一流学工队伍》的专题报告。报告的第一部分,陈书记从思想引领、日常管理、成才服务和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上半年的各项学生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下半年的七点工作设想。报告的第二部分,陈书记从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高校作风建设面临的困境、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强调了学生政工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全体学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在不断加强学习中坚定信念、牢记初心,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好政工干部的职业使命;第三部分,陈书记从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强化业务能力提升、注重综合素质培塑、明确职业规划等4个宏观层面、11项具体做法,明确了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基本途径。整场报告主题明确、立意深远、思想深刻、重点突出,全体政工干部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党委副书记陈延良作专题报告

注重学习研究,淬炼工作素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主编谢成宇教授的《从编辑角度谈学术论文写作的几点看法》主题报告,阐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以及学生政工干部论文写作的必要性。他指出,要从基本观点上找前沿问题、从导师科研方向上找前沿、从实践条件中找前沿,从权威讲话中找前沿。他还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科研治学经验就论文选题、论证观点、投稿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谢教授强调要注重从论文的选题方面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避免“假大空”,论证要充分严谨,对比后进行剖析,对结论进行追问,对问题进行反思,突出结构创新、角度创新、论证创新、结论创新。在论文投稿过程中,要知己知彼,了解刊物,做好定位,尊重学术规范。此次报告对于活跃我校政工队伍学习气氛、强化自身工作研究、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推动政工干部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宋跃芬主持了本场讲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主编谢成宇教授作专题报告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宋跃芬主持报告会

全面掌握规律,提升职业能力。西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周翱应邀为全体政工干部作了一场题为《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策略》的专题讲座。他以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应对的真实情境和方式方法。周翱从当前高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诱发突发事件的内外因,应急处置的主要程序和措施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应对和处置危机事件。指出突发事件处置要制定四个预案,建立四级机构,落实四项制度和四个保障,还提出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三级缓冲法”。此外,周翱还对高校危机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解析。近3个小时的培训,让全体学生政工干部开阔了思维,拓展了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我校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和危机事件处置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校团委书记于兴业主持本场讲座。

西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周翱作专题报告 校团委书记于兴业主持报告会

深入交流研讨,激扬思想火花。全体参训学员充分利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分成4个小组,围绕主题进行发言讨论。对如何创造性做好学生干部尤其是新生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提高选任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辅导员专业化工作室建设;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家踊跃发言、热烈探讨、积极学习、互相借鉴,坦率、认真地交流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不仅进一步拓展了工作视野、学习了典型经验,更明确了自身工作的优势与不足,更加坚定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研讨现场

组织主题实践,牢记初心使命。本次培训班先后在大庆石油科技馆、大庆“铁人一口井”教育基地进行了实践教学,一幅幅火红年代的老照片,一个个战天斗地的实景再现,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学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喊出的铮铮誓言,折射出了新中国工人舍生忘死、誓争一流、为国家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学员们纷纷表示,亲临现场参观感受铁人事迹,对“铁人精神”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身为人师,要以“铁人精神”为工作指引,敢于不断突破创新,提升思想认识,完善自身修养,追求卓越,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风貌投入到日常工作和学校发展建设中。

参观大庆石油科技馆

“三天的‘加油’时间,我们聆听了三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两次深入研讨学生工作实际问题,一次震撼的现场实践教学。全体成员交流了工作、打开了思维、提升了境界、升华了友谊……”

“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政工干部工作上的艰辛与责任,作为刚刚入职的‘新兵’,我会努力求教,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争取早日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合格辅导员……”

结业仪式上,工程学院辅导员袁洪波、经管学院辅导员王丰良、艺术学院辅导员王一安、资环学院辅导员朱博文等4名参训学员代表依次进行了总结发言,大家对本次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多角度地帮助每位学员成长与提高,并从不同视角分享了从本次培训获得的启发与收获。

工程学院辅导员袁洪波(左)、经管学院辅导员王丰良(右)作总结发言

艺术学院辅导员王一安(左)、资环学院辅导员朱博文(右)作总结发言

徐国峰在结业式上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参训学员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向全体学员对本次培训班顺利举行给予的配合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培训班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项讲座内容丰富,水平较高,学员参与培训积极认真,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效。他希望全体政工干部继续加强学习,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同时他还希望大家能够以培训为平台和纽带,继续加强联系,深入沟通交流,实现不断进步。

全体参训人员合影

《人民日报》上刊登的《致青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在东北农业大学这片热土上,在学校70年栉风沐雨的征程中,在“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下,立德树人,践行初心和使命,全体学生政工干部义不容辞、砥砺前进。

(供稿/学生工作处)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