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大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校团委积极组织师生赴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让大学生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同时,在志愿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寒假放假前我校各志愿服务小分队全部完成与甘南县5所服务中小学的对接工作,截至1月30日,已有3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在寒假期间深入服务地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
加强组织统筹规划做好关爱行动的筹备对接工作
为做好“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的精准对接,提高服务效果与质量,校团委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议,成立“大手拉小手”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团委副书记高天琦担任组长,校青协指导教师和相关学院团委书记担任组员,在对我校甘南生源学生的学院专业分布情况进行排查统计后,组建“1+4”志愿服务小分队,暨以1个东北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统筹,依托4个院级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确保志愿服务有序、高效、科学、持续化开展。
校院联动丰富形式做好关爱行动的精准帮扶工作
此次关爱行动以心理帮扶、学业帮扶、文化帮扶、生活帮扶为主要内容,用爱心温暖童心。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赴甘南县音河中学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

文法学院青年志愿者赴甘南县平阳镇中心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赴甘南镇中心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志愿者服务站在学院辅导员王艳红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甘南县音河镇音河中学。在校长及班主任的陪同下,同初中三年级70多名留守儿童见面开展关爱行动。通过捐赠学习文具和课外书籍,拉近了志愿者同孩子们的距离,王艳红和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生动讲授的人类简史和人工智能,更是带领孩子们走入另一个奇幻的世界。
孙麒惠是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在得知今年寒假学校组织“大手拉小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后,她第一个报名参加并主动担任学院关爱行动的负责人。她利用微信公众号招募志愿者,在学院团委老师的帮助下,联系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图书捐赠,并结合所学专业为孩子们准备人类进化简史主题科普讲座。关爱行动结束后,她感触最多的是担当,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勇于奉献是一种担当,勤奋学习是一种责任,在志愿服务中激扬青春是一种骄傲。


动科学院王艳红老师为留守儿童授课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品
文法学院志愿者服务站在学院团委书记白宏亮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甘南县平阳镇中心学校。在于校长的带领下,为小学四年级贫困留守儿童捐赠了课外书籍和生活纪念品。志愿者通过为初中二年级留守儿童讲授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如“墨子号”、“蛟龙号”的发展等,帮助孩子们提升文化自信,建立对美好未来的希冀。随后,志愿者们来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并同其中5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
白宏亮表示:“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是一种互助共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是激励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到祖国建设发展需要中的有效途径,希望志愿者们能够持续开展下去,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关爱行动中。”


文法学院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捐赠书籍 文法学院白宏亮老师同留守儿童互动交流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志愿者服务站一行12人到达甘南镇中心学校完成交流对接后,与部分贫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见面并说明本次关爱行动的具体内容。随后,大学生志愿者们分组对留守儿童开展家访活动,为留守儿童举办红色观影、我眼中的十九大茶话会,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为留守儿童一对一学业辅导,建立微信小课堂,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辅导者。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带来的不仅是礼物、知识,还有友情的陪伴和精神的鼓励。
本次“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志愿者对36名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为他们捐赠学习用品,开展一对一友情陪伴与学业辅导。在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学会了更加感恩,体会着与关爱群体的同步成长。


水利学院志愿者家访贫困留守儿童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学业辅导
据悉,校团委已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依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各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共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12支,选派志愿者111人,被关爱留守儿童436人。3月开学后,将继续选派2支志愿服务小分队赴甘南县东阳镇中心学校和长山乡中心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活动,探索建立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供稿/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