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227报告厅召开“东北农业大学第一届‘超星杯’移动教学大赛总结表彰大会”。我校副校长李伟凯、教务处处长王杜春、超星集团副总裁于露明、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及教学团队负责人、全体参赛教师、在线课程建设团队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超星集团技术人员介绍了大赛整体实施情况,并对大赛相关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王杜春宣读获奖教师名单,与会领导为获奖教师进行了颁奖。

超星集团技术人员介绍大赛整体实施情况

教务处处长王杜春宣读获奖教师名单

副校长李伟凯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教务处处长王杜春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超星集团副总裁于露明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超星集团黑龙江大区经理为明星课程奖和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工程学院《3D-CAD》课程团队孙伟老师做了题为“致力于提供中国最好的《三维机械设计》教学资源”的经验分享。该课程团队以“实力赢得信任、形式激发动力、过程造就卓越”为座右铭,致力于打造行业内最优质的课程。他认为,通过本次大赛,可帮助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更快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帮助学生打破原有学习方式,轻松学习,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3D-CAD》课程团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学生纷纷表示“这是很好的教学模式,希望学校将这种模式继续推广”。

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工程学院《3D-CAD》课程团队孙伟作经验分享
于露明代表超星公司讲话,我校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和学校浓厚的教学改革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超星集团将继续与我校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平台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助力学校发展。

超星集团副总裁于露明在会上讲话
李伟凯代表学校做总结讲话。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共识。目前,我校正在以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为抓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2017年,我校有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已建成22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课程16门,其中,在超星平台上线课程8门。预计到2018年底,将有30门左右的在线开放课程上线运行,同时,学校每年引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120余门。可以说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引进与应用对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校的高水平在线开放课程的数量与其它高水平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校正在建设和已经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的总数量仅占开设课程总数量的1.4%;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不到课程总数量的3%;使用过学校课程平台的教师不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0%,这说明我校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不够重视,对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对课堂教学的精力投入还不够多。

副校长李伟凯在会上讲话
李伟凯强调,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应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推进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引导教师重视并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教师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兴趣、激励互动、激活课堂。同时要继续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强化课程质量,增加在线课程覆盖面;继续推进课程平台的建设与推广,使每一名教师都能熟练并且愿意应用课程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探索在线课程和移动教学的评价标准,完善相应激励机制。单位要能够充分协同,共同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共同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为一流大学建设打牢基础。
据悉,本次大赛为期2个半月,共有12个学院的48名教师参加了比赛,有3,000多名学生参与比赛,参赛课程课堂互动评论达18,000余次。获得大赛一等奖的《3D-CAD》视频、作业、考核等网络教学资源数量为4071份,授课期间的“学习通”APP点击量68068次,平均每日被点击851次;获得优秀奖的《社会经济调查》共发起投票、问卷、抢答、选人、直播等课堂互动162次。本次大赛汇集了学校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大批教学能手和勇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先行者,评选出一批优秀的移动教学课堂案例和一批供更多的一线教师借鉴与参考,对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东北农业大学第一届“超星杯”移动教学大赛获奖名单
|
序号
| 学院
| 教师姓名
| 参赛课程名
| 名次
|
1
| 工程学院
| 孙伟
| 3D-CAD
| 1
|
2
| 工程学院
| 郭丽峰
|
3
| 工程学院
| 赵艳忠
|
4
| 工程学院
| 侯国安
|
5
| 生命科学学院
| 徐纯柱
| 动物学
| 2
|
6
| 工程学院
| 刘钗
| 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
| 2
|
7
| 园艺园林学院
| 樊金萍
| 园林生态学
| 3
|
8
| 理学院
| 赵李霞
| 普通化学
| 3
|
9
| 理学院
| 刘春红
|
10
| 理学院
| 刘佳音
|
11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陈月华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3
|
12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董桂菊
|
13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马文川
|
14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王树文
| 电路
| 明星
课程
|
15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董桂菊
|
16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魏东辉
|
17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陈月华
|
18
| 园艺园林学院
| 胡海辉
|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 明星
课程
|
19
| 理学院
| 白士刚
| 大学物理I
| 明星
课程
|
20
| 园艺园林学院
| 丁晨旸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明星
课程
|
21
| 园艺园林学院
| 洪丽
|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 优秀
|
22
| 经济管理学院
| 杨辉
| 社会经济调查
| 优秀
|
23
| 经济管理学院
| 王积田
| 统计学原理
| 优秀
|
24
| 食品学院
| 杜鹏
| 乳品微生物学
| 优秀
|
25
| 文法学院
| 马永方
| 社会学概论
| 优秀
|
26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王润涛
|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
| 优秀
|
27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房俊龙
| 电力系统分析
| 优秀
|
28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倪晶
|
29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尹艳玲
| 数字信号处理
| 优秀
|
30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宋伟先
| 通信原理
| 优秀
|
31
| 电气与信息学院
| 戴百生
| 软件体系结构
| 优秀
|
32
| 艺术学院
| 马春艳
| 立体构成
| 优秀
|
(供稿/教务处 摄影/新闻中心记者站 杨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