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食品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促进未来型、功能型食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粮食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认证工作,在学校教务处、食品学院和“骆承庠”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粮食工程专业将举办第四届“骆承庠杯”未来食品创新竞赛。本次大赛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积极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践行OBE理念,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内容
竞赛主题: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与健康
我们要求参加本次“骆承庠杯”功能食品创新竞赛的项目,应紧密围绕这一主题,研发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潜力的新型食品,并从中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以团队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及产品研发,参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类别:
1.新型食品的产品研制及评价
以黑龙江省极具特色的粮食作物或其他农产品为原料,研制面向未来的新型、功能型食品,并对其特有属性或功能特性做出评价。
2.新型食品的机制探索及应用
对研制的新产品开展一定的理论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其结构的表征、控释特性及递送体系的性能研究等。
所有参赛项目要求以实验验证为基础,引用的论据和参考文献需真实准确,以研究论文和产品实物呈现出真实客观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体现出产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潜力,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竞赛规则
1.参赛小组:每个参赛队伍由1名项目主持人,4-6名项目成员构成。项目主持人为粮食工程专业和食品学院其他专业学生,项目成员专业不限,鼓励专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每个参赛队伍中至少有2人为粮食工程专业学生。2022级-2024级学生均可参赛,每名学生只能主持或参与一个项目,每个参赛项目需有1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个项目。项目选题可以选择项目库中指导教师提供题目(见附件2),也可以由团队自拟题目并与指导教师沟通确认。
2.结题验收形式:参赛项目需上交1份研究报告、1份结题报告和1份产品实物。项目研究报告需要提供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3.参赛项目要求必须为原创作品,保证参赛项目的视频中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其他合法权益。
三、竞赛流程
1.竞赛时间:2025年5月—2025年10月。
2.报名时间:2025年5月26日—2025年6月7日,2025年6月7日前,项目主持人填写《项目申请书》(见附件1),命名规则为:“项目名称-项目主持人姓名.doc”项目申请书电子文档(Word版和PDF版各1份)发送至邮箱:778768838@qq.com,参赛同学后续加入“2025年粮食工程专业创新竞赛”微信群进行交流和咨询。
3.竞赛流程:6月10日前,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初审,确定立项项目;6月11日,公示立项项目,并通知立项项目开展工作;预计于7月进行中期检查,项目主持人提交中期考核报告书;10月进行结题答辩,递交项目结题材料。
四、评审规则
项目初审由评审委员会从选题科学性(25分)、选题新颖性(25分)、方案可行性(30分)、产品的实用性和市场潜力(20分)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项目中期检查以中期考核报告书为依据,考核委员会对每个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考核,未开展实质性工作和实施进度小于四分之一的项目视为不通过,项目将被终止。
项目结题形式为现场汇报和答辩,专家委员会根据研究报告的科学性(50分)、创新创意性(20分)、实用性(10分)、团队协作能力(10分)、现场答辩汇报表现(10分)打分,根据打分成绩评选出各个奖项。
五、奖项设置
1.立项的参赛项目共评选出:
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优秀奖40%。
2.项目结题后根据所获奖项,对应给予获奖团队和指导教师经费资助和证书。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张文涛:13766816486;邮箱:778768838@qq.com
食品学院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