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开展党建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打造部、省、校三级党建示范点“雁阵格局”,有效提升了党建品牌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了学校“一融双高”建设。学校党委组织部联合相关单位,推出“党建引领聚合力 品牌创建提质效”专栏,旨在深化党建示范创建成果,全力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浓厚氛围,以点带面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奋发进取、创先争优,全面推动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13个强国目标,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代会报告,这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黑龙江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为实现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转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全产业链发展现代畜牧业”。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致力于解决制约我国营养饲料与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保障国家饲料安全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做法
党支部坚持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为抓手、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手段,以选优建强人才队伍为途径,将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成果优势和发展优势,奋力谱写党支部服务龙江振兴新篇章。
(一)“党建+思政”打造思想提升“培育仓”
党支部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打造学习型党支部。通过定期组织政治学习、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师风、学风等相关主题教育10余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青年教师拜师仪式”“退休教师荣送会”等特色活动,营造爱才惜才、培才育才的良好人才成长环境,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和老一辈畜牧学者的奋斗精神薪火相传。
(二)“党建+科教”打造科技创新“前沿台”
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和龙江现代畜牧业建设目标,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实施“党员标杆工程”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潜心科研、勇攀科学高峰,推动党建与畜牧科研攻关深度融合。同时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促进教学成果产出。组建黑龙江省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导师),设置教学先锋岗,党员先锋表率,系内教授全部教授本科生课程,主持省教改课题10多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国家、省仿真课程,省研究生思政课程, 省一流本科课程等10余项;发表教学文章20余篇。
(三)“党建+产业”打造校企合作“样板间”
支部坚持整合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对接服务企业,开展青年博士教师驻企指导、合作项目开发、推动成果转化等全方位合作。党支部鼓励党员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合作开展研究。2024年,通过与哈尔滨富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760万“揭榜挂帅”项目,不仅整合了校内外科研资源,提高了科研项目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和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党建+社会服务”打造乡村振兴“责任区”
党支部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以实际行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党员教师多次深入哈尔滨、绥化、辽宁周边20多家饲料及养殖企业、农村养殖场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积极响应国家捐助、扶贫号召,2024年向齐齐哈尔市东发村、依安县牛场、绥化市三河镇4个自然村、黑龙江蓝磊牧业等企业捐赠学科团队参与研发的饲料添加剂,提升养殖动物的经济效益200多万元。支部党员教师多次为“两个千万工程”、“高校强省”平台等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对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保障饲料工业、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支部党员赴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依安县开展“科技兴农、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
三、成效
一是打造了党建工作品牌,支部建设收获新业绩。近年来,党支部获评黑龙江省高校“百优”党支部;获批黑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获评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二是提升了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课题8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24年,党员教师单安山教授的《非粮型饲料资源挖掘与安全利用关键技术创新》,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支部教师发表SCI一区高水平的TOP论文10多篇,其中两篇Science子刊。
三是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与黑龙江省美龙牧业等企业联合共建,与太弥尔公司共同研发产品13款,与美龙牧业打造3款饲料爆款产品,创造企业经济效益300余万。"反刍动物瘤胃环境调节技术"成为农户增收"金钥匙",配套研发的"瘤胃宝"产品免费赠送给养殖户试用,实现经济效益提升每户约500元。2024年,党支部派出4名党员参加学院健康养殖研究院举办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黑龙江省宾县、尚志等7县农民的专项牛、猪、鸡养殖技术职业能力3774人次,支部多名党员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党员孙进华副研究员参与央视2025年2月28日《共富经》栏目。

支部研发团队与哈尔滨市太弥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爆款产品
四是培养了新型农业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1人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省教学名师、龙江科技创新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5人次。系、团队先后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优秀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黑龙江省高校“百优”党支部,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支部单安山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四、启示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校党支部工作必须紧密围绕业务工作开展,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一融双高”。坚持党建引领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确保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途径,必须强化党建引领,使党建促进中心工作、服务龙江振兴的成效更加突出。
(供稿/组织部、动物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