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媒体东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东农 > 正文

极光新闻:李凤兰教授团队寒地秸秆制肥技术落地生金 黑土地保护示范观摩会成果丰硕

发布日期:2025-10-31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侯诗辰 阅读次数:

9月5日至7日,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黑土区农田固碳沃土与产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和示范”项目组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东北农业大学和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青龙山分公司共同承办的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成功召开。会议聚焦寒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黑土地力提升,展示了多项创新技术成果。

科技赋能黑土,破解寒地腐熟难题

该项目主要针对东北黑土区耕地有机质下降、秸秆利用难等痛点,项目集成“固碳沃土、水肥高效、产能协同”三大技术路径,为寒地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样板。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凤兰教授团队研发的“寒地秸秆露天大规模制肥还田技术”成为焦点。该技术通过超低温腐熟菌剂,实现-45℃环境下秸秆快速腐熟,突破寒地冬季发酵瓶颈。李凤兰介绍:“技术采用‘三明治’堆腐模式,秸秆无需粉碎,直接集中腐熟100天即可还田。1000亩秸秆仅需1亩用地,近五年在黑龙江、吉林等地推广处理秸秆超300万吨/年。”在本次观摩会的青龙山农场示范区,李凤兰教授现场展示了技术应用成效。她介绍,通过该技术腐熟获得的秸秆肥有机质含量高,回田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据悉,李凤兰团队研发的寒地秸秆制肥技术已连续5年入选黑龙江省主推技术,并于2025年升级为农业农村部全国主推技术。近三年,该技术在东北地区建立标准化制肥点百余个,累计处理秸秆8000万吨,减少碳排放50万吨/年。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李柱刚研究员评价:“技术将秸秆‘废料’转化为黑土‘营养剂’,实现碳减排、地力提升与粮食增产的多赢。”

技术落地生根,黑土保护成效显著

李凤兰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配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推动核心技术落地应用,为黑龙江省打造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标杆、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科技力量。这项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创新技术,正以其扎实的成效书写着“固碳”与“增产”双赢的科技答卷。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