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将至,又到春晖烂漫时。在校园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的,不仅有沐春吐芬的花草、积极向阳的学子,还有已然裂变发展、并深入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各种新媒体。
今天,您登“微信”了吗?
今天,您刷“微博”了吗?
今天,你读“微报”了吗?
今天,您听“微课”了么?
今天,您看“微视”了吗?
……
不知不觉中,新媒体成为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存在。它以便捷性、原创性、互动性、时代性、扩散性等诸多特点,逐渐成为影响力巨大的舆论传播平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更改变着宣传思想工作格局,使舆论生态更加多元复杂。
(一)
做好党的舆论宣传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新形势呼唤新媒体,在学校大宣传格局的构建中,微博、微信、易信、人人、手机报、网络广播和视频等新媒体已然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这个背景下,由党委宣传部牵头,联手学校各部门、学生各级组织成立的我校新媒体联盟应运而生,目的就是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进一步建好、管好、用好校园新媒体,坚持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打造东北农业大学的“网络新名片”,从而更好地行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48字箴言”
“党媒姓党”。联盟新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代表学校的官方声音,这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新媒体联盟工作的“重心”所在;凝心聚力、明辨是非,这是新媒体联盟的“原则”所指;联接内外、沟通交流,这是新媒体联盟的“功能”所向。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将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确保宣传思想工作的时、效、度。
要坚持有“态度”。发挥“舵手效应”,引领发声、立场鲜明;
要坚持有“速度”。发挥“传导效应”,快速发声、第一时间;
要坚持有“力度”。发挥“辐射效应”,全员发声、全面覆盖;
要坚持有“厚度”。发挥“熏陶效应”,深层发声、启迪思考;
要坚持有“温度”。发挥“浸润效应”,真诚发声、人文关怀。
(三)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成立新媒体联盟,之于形式,是为了形成媒体传播矩阵,资源整合、统筹建设、统一管理;之于实质,是要形成聚合联动的传播合力,构建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不断扩大学校立德树人的渗透力;之于方向,就是要更好的引领师生、服务师生、凝聚师生。
要多媒共融。通过打造联盟,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机融合,构建大宣传格局,让好声音变得更“大”,让正能量变得更“强”。
要资源共享。新媒体联盟框架下,各个联盟单位互通互联,优势资源共享,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力度。
要活动共推。对于国家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学校的发展理念和重大活动,统一策划,统一推送,形成宣传思想工作合力。
要声音共发。针对舆情事件或突发事件,统一对外进行信息发布,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要形象共树。联盟单位互相授权允许转载其他成员单位已发布信息,转载时注明来源,树立统一形象。
要队伍共建。依托联盟对工作队伍统一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提升工作水平,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四)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依法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做这项工作不容易,但再难也要做。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新媒体联盟的建设力度,要由宣传部负责牵头抓总,实行申请准入和审核备案制度,坚持“谁开设、谁主管,谁应用、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在以各单位党委(总支)书记或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下,加强对新媒体建设内容审核和技术上的安全防范,对网络上的错误观点和不良思潮,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发正确的声音;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和舆情监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新媒体舆情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对新媒体上的有损学校声誉、影响社会稳定等负面信息早发现,做到早报告,早处置,防患于未然。
东北农业大学新媒体联盟的成立是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次全新尝试,是一场改革实践。只有全体宣传思想工作者都把责任扛在心上,把担子挑到肩上,敢于担当,大胆前行,才能将校园学新媒体联盟办成有情怀、有格调、有原则、有包容的平台,成为学校有影响、有活力、有特色、有品牌的新媒体组织,进而有方向、有引领、有力量、有监管地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向前。
任重道远,行将必至。让我们一同用新思维迎战新媒体时代,用新力量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在新历史起点上为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不断汇聚正能量、唱强好声音!
(撰稿/石岩 王拾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