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学校在主楼610会议室就校史博物馆建设面向离退休校领导召开意见征集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冯晓,纪委书记孙立军出席座谈会。离退休校领导高尔瞻、刘文周、刘世常、刘德深、李英,老教务长关凤翱,党委宣传部部长宋跃芬,校史博物馆筹建办常务副主任、统战部部长申甲及校史博物馆筹建办全体成员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冯晓主持。

校党委书记冯晓主持会议并讲话
冯晓对老领导、老先生们能够到校就博物馆建设建言献策表示衷心感谢。他首先对校史博物馆的建设背景向老领导们做了介绍。冯晓指出,随着一些老先生的离去,记载学校历史的物事的散失,现在梳理学校历史,建设校史博物馆工作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为此,学校成立了校史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和专门筹建机构,经过充分学习、考察以及深入研究,草拟了校史博物馆总体设计方案。老领导、老先生们德高望重,一度是学校发展的领航人,更是学校发展的见证人,邀请大家前来就是为校史博物馆建设把好关,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以避免在建设中留下遗憾。
申甲从校史博物馆的建设意义、建设原则、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和建设方案等五个方面向老领导们做了汇报。

校史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统战部部长申甲作方案汇报
会上,老领导们畅所欲言。他们充分肯定了建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方案内容较为翔实,可操作性强。老领导们还针对校史博物馆建设意义、原则、目标及功能定位,展馆命名、校史阶段划分、办学成就及农业文化展厅内容界定、历史事件和文物征集线索等方面提出了众多宝贵意见。
老领导们建议,学校在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办学特色,这些特色需要在办学成就中得以体现,要充分研究各时期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思想,凝练办学特色;寻找历史事件在立足文献资料的同时,要注重一线调查,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力量,广泛了解各时期富有影响力的事件;要从发展的角度,凝练各发展阶段的历史内容;办学成果要体现科研与教学成果并重,要展示好具有标志性的、突破性的首创成果,全面收集学校历史上专家学者的知名著作;农业文化展厅要表现我校作为黑土地上的农业大学,利用好黑土地的特色优势,不断培养优秀人才,创造新的成果去润泽这片土地;要针对展览需求,确定史料和文物研究探索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建馆要本着勤俭办事的原则,做到精致大方,不尚奢华;表现方式需生动活泼,展陈的关键处力求形式上的突破;此外校史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不是做到建成开馆即结束,还要做好长期发展规划,考虑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
先生们还对校史博物馆建设提出希望:当我们置身东农的校史博物馆,希望能够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得到鼓舞,看到希望,体会到真正的文化享受,一个成功的校史博物馆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载入东农史册。
离退休老领导就校史博物馆总体设计方案发表意见建议
孙立军做总结讲话。他代表学校感谢领导及先生们对校史博物建设发出的真知灼见。他表示,方案完成只是迈出一小步,后续工作更多、更难,我们将尽全力去做。先生们作为学校历史上众多决策的制定者和学校发展的领路人,对学校发展历史以及内在潜力做过很多研究,我们会将先生们的意见建议整理研究好,充实到校史博物馆建设中去。
截至目前,校史博物馆建设面向五个层面的集中意见征集座谈工作已全面结束,进入个别意见征集和走访工作阶段。

校纪检委书记孙立军讲话
据悉,校纪委书记孙立军携校史博物馆筹建办成员于日前走访拜会了学校部分了解学校历史的老领导、老先生,就博物馆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做了深入交流。博物馆筹建办文物征集组也在日前的走访拜会中,与部分老先生就文物捐赠达成了一致意见。
(撰稿/贺莉莉 摄影/徐彦贝 编辑/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