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教师节主题活动“为学生送上一堂有意义的课”
也许您常哼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样的歌曲;也许您常记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这一切表达都在描述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对教师角色的感激,并且会在每年9月10日教师节期间浓浓绽放。
2013年的这天,在第29个教师节到来之时,东北农业大学的校园却呈现出两个让人铭心的场景:一个是清晨,校学生会的孩子们手捧鲜花,在校园里微笑着为上班途中的老师们送花送问候的温馨;另一个则是电气与信息学院近百名大一新生在阶梯教室里接受着老师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礼物——欧阳斌林教授作报告《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为教师角色使然,得到学生们的祝福和尊敬也变成了必然,但如何变厚爱为不断延展的育人使命和爱生责任,却越发成为东农校园中广大教师的思考和实行。电气与信息学院在今年教师节期间推出的 “为学生送上一堂有意义的课” 教师节主题活动,便是学院筹划了整整一年的“特别行动”:号召党员和骨干教师义务为孩子们讲授一堂有别于教学计划内的课程,《电子信息专业领域前沿及具体应用》、《国外大学见闻》、《计算机领域发展前沿及物联网发展前景》等等,只要是对学生思想有启迪,只要能对学生专业有引领,只要会对学生成长有促动……
长路奉献给远方,白云奉献给草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今年的这个教师节,以电气与信息学院参与“献礼学生”系列活动的教师为代表的东农人已经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句,凭借的是貌似平凡的点点努力,看似平静的股股热情!
【校园快评】
美其道,慎其行。
应当看到,在复杂多变、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有时难免会受到各种诱惑的影响,然而,只要广大教师能够不断自觉、自强、自信,就能无愧于教师称谓的纯洁与神圣。眼下,东农师者已用无声的行动,思省如何更好地完成育人成才之使命。或许“送一堂课”本身不一定使学生有多么巨大的收获,但它之于孩子们成长却可能会有不凡的意义和价值。诚如著名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能尽一份子责任。”
只有把学生们放在心上,学生才能真正把老师放在心上,从而唱出发乎心底的真实声音,做出源自内心的真诚之举。深信,到那时,来自学生的祝福会愈发由衷,教师手中的热茶会愈发醇浓,窗前的鲜花会愈发香芬!




教师节当天,校学生会成员集体在主楼门前为教职工送上鲜花与最真挚的节日祝福,
并与老师们合影留念。(摄影/刘方 学生记者:管鑫博)



电气与信息学院近百名大一新生在阶梯教室里接受着老师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礼物
——欧阳斌林教授作报告《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摄影/霍晨光)
(撰文/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