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要闻 > 正文

我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宣讲之四——走进电气与信息学院

发布日期:2013-04-11 发布机构:宣传部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

【写在前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截至目前,我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宣讲已成功举办了三场。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十八大精神内涵,自本周开始,宣讲团将在历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深入到各学院,以基层需求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围绕师生关注的理论、形势、政策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与广大师生面对面。

报告会现场

4月10日下午,应电气与信息学院的邀请,我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宣讲第四场暨 “走基层”首场报告会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电气与信息学院的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出席活动。应邀宣讲的专家是学校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农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作物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主持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魏湜。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宋跃芬主持报告会。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魏湜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及多年来深厚积淀,针对电气与信息学院师生专业需求,站在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帮助大家分析解读了“三农”工作在全党、全国发展建设的战略地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存在的问题。90分钟的时间里,魏湜从更贴近基层的角度、用更鲜活生动的表达,深入浅出地宣讲十八大精神,台下的干部、师生近百人,听得津津有味。

在魏湜正式报告之前,宋跃芬表示,此次宣讲活动是宣传部和电气与信息学院联合举办的,并且学院主动邀请为师生做报告,体现学院党委、行政对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学院为广大师生创造学习机会,搭建学习平台,注重提升师生的软实力,体现了学院领导的战略思想,是广大师生的福分。

随后,苏中滨代表学院师生员工对学校党委能将学校十八大精神宣讲团“走基层”首场报告安排在电气与信息学院表示感谢,以及对魏湜教授来院宣讲表示热烈欢迎。

魏湜教授作报告

魏湜的报告主要围绕十八大报告对农业的论述、近年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四个方面内容展开,他既紧扣十八大报告原文进行分析解读,与师生分享了自身反复学习所形成的认识和体会。

魏湜在介绍十八大报告对农业的论述时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农业发展是民生之本,是现代社会的生活之本,只有搞好农业发展,才会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201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十二届人大及国务院常务会议都从不同程度强调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可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期指导思想,是一贯政策。

接下来,魏湜结合丰富的数据和图片,直观形象地引领大家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魏湜介绍,自1954年一届人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起,到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思路,几十年里,党和国家关于实现“四化”的目标变化深刻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发展,可见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是中国人的一个梦!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十年是“三农”发展的“黄金期”,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一是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二是粮食连续9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国粮食供应及价格稳定,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安定社会奠定了基础,也对稳定全球粮食市场作出了贡献;三是农民增收将实现“九连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2年的7917元,八年里年均实际增长8.6%;四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产方式由人力畜力向以机械作业为主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积极变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三农”的理论、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非常成功。

在介绍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时,魏湜强调,眼下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目前的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今后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人口增加与资源减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种粮成本增加 、食品安全堪忧 、农业对外依存度大 、极端气候频现、突发灾害增多、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经营体制限制、粮食产后损失量大 、对国家依赖程度加大等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最后,魏湜从战略的高度和角度指出,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加快城乡一体会发展等。中国农业与现代农业差距巨大,但国情的现实需要和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前行,哪怕前面困难重重。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别无选择,必须投身其中,担负起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光荣任务,身为东农人,我愿和大家一道为现代农业梦的实现、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宋跃芬在总结中指出,魏湜老师为我们作了一场深刻、生动的报告,感受很深,一是很解渴。学习工作多年来,第一次听我们自己的专家做关于宏观农业的报告。农业大学的师生首先应该了解国家的农业形势和政策,魏老师为我们补了一课。在报告中魏老师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话,很有说服力,帮助我们了解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也感受到了魏老师对农业工作的钻研与热爱。二是很受益。魏老师是站在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角度帮助我们进一步解读并分析了三农工作的地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全面了解了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三是很受启发。我们的科学研究必须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才更有价值和生命力。从这一点来说,魏老师的报告既是关于十八大的辅导报告也是指导报告,因为他帮助我们全面分析了国家关于三农问题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发展重点和难点,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政策信息,这些是我们农业院校以及农业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些方面也是下一步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为我们的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建设美丽中国,重点也在农村,难点是建设美丽乡村,所以三农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个农业领域的工作者都有责任,希望大家会后结合魏老师的报告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为农业大学发展、为三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魏教授讲得很实际、很受用”、“基层宣讲很有必要、效果很好”, 报告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宣讲活动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讲实了、讲活了、讲新了,听得更明白了,学得更深入了。

(报道/石岩 摄影/刘方 编辑/任晓东)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地址 Add : 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Tel:+86-451-55190114

书记信箱:shuji@neau.edu.cn

校长信箱:xiaozhang@neau.edu.cn

黑ICP备05001969号 本站版权归东北农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