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中国中检东北区域黑龙江公司副总经理裴敦国、张朝海等一行4人来校,围绕盐碱地修复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交流。我校兼职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潘忠礼,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子龙,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任(院长)李其林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会议由王子龙主持。

座谈期间,双方共同观看了东北农业大学宣传片与中国中检宣传片。
王子龙对中国中检在服务农业、食品安全以及保障人民美好生活方面所展现的专业能力表示高度认可,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当前发展战略。他指出,作为东北三省一区唯一的“双一流”农业高校,学校正以服务农业产业为导向,持续深化内部改革与创新。中国中检在盐碱地标准评定、监测检测与流程管控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与学校科研方向高度契合,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潘忠礼结合自身求学与工作经历,阐述了此次合作的重要意义。他表示,非常高兴能为双方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期待中国中检充分发挥在粮食质量安全领域的技术优势,助力学校农业科技发展,共同守护国家粮仓,为黑龙江省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裴敦国作为校友,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他系统介绍了中国中检的主责主业,并指出,公司将依托自身优势,与学校围绕盐碱地修复、土壤改良等领域,精准对接科研成果转化需求,积极探索可落地、可持续的业务合作模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助力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李其林表示,本次双方的合作重点在于如何推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协同协作。黑龙江省盐碱地资源丰富,治理任务艰巨。希望借助中国中检的专业力量,结合学校已有科研项目,在高端检测、盐碱地修复技术集成、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等方面形成合力,构建校企联动、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为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上,中国中检东北区域研究院土壤学博士吕莹,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天霄,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兰,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刘天奇,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赵莹、杨爱峥分别结合各自在水土保持、盐碱地修复、质量检测等领域的科研与技术专长,开展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报道/侯诗辰 摄影/王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