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迎春、项目专员汤雨凡一行来校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与我校有关部门和专家代表座谈交流。我校副校长陈庆山,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任(院长)李其林、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子龙、动物医学学院院长李金龙、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主任(副院长)刘辉、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姜昭、电气与信息学院副教授董守田、农学院副教授王锦辉等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王迎春介绍了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及政策研究中心的职能布局与主要工作方向。她强调,作为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与成果转化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产业需求导向,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科技支撑。她表示,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方面的有效做法、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希望借此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陈庆山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农业农村部长期以来对我校农业科技推广与成果转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我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农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具有东农特色的社会服务体系。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梳理总结相关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农业科技服务的能力与实效。
李其林、刘辉介绍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服务的基本情况及典型做法。王子龙介绍我校重点研发项目组织实施及成效。李金龙、姜昭、董守田、王锦辉分别结合相关研究领域,分享了在成果转化与科技推广中形成的经验模式、实践案例及面临的问题,并与调研组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系统梳理和总结在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中形成的典型案例和优势做法,积极学习全国及省内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先进经验,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具有东农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努力塑造更多可示范、可推广的“东农范式”,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转化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东农智慧和力量。
供稿/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