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坚定捍卫“两个确立”,是全党上下必须遵守的政治规矩,也是谋划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开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视阈,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6月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十七期“名师讲坛”。讲坛邀请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熙国教授作了题为《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重大理论意义和政治意义》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坛以线上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静波主持。

第十七期“名师讲坛”

许静波主持会议
孙熙国教授立足于如何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重大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如何理解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孙熙国教授重点围绕“两个确立”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看“两个确立”;从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看“两个确立”;从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看“两个确立”;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看“两个确立”等五个方面对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重大理论意义和政治意义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孙熙国教授以崭新的视角阐述了两个确立的客观必然性:事业所需,民心所向。对我们加深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为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供了坚实学理支撑。

孙熙国教授作专题学习报告
许静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孙熙国教授为马院师生针对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重大理论意义和政治意义做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辅导,讲座精彩生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的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用根本问题解释百年奋斗,用百年奋斗支撑重大成就,用重大成就确证历史意义,从历史意义提升历史经验,以成就贡献支撑“两个确立”,用“两个确立”确保强国复兴,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这场报告学理性和针对性强,对我们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许静波提两点建议,一是突出学科价值引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学院教师要深刻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以“赶考精神”履行政治责任与使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政治引领、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二是增强学科内生动力,提升科学研究层次。马院教师要切实认清“双一流”建设的新任务,以“时不我待精神”开创工作新局面。要进一步结合国情、省情和校情,贯彻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围绕“双一流”建设,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学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做出应有的贡献。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