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探索科技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9月6日—7日“甘南县人民政府·东北农业大学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推进会”在甘南县召开。甘南县县委书记丁泉宁,县委副书记、县长付先锋,县委副书记马传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淑媛,副县长孙彦省、中兴乡太平村第一书记李卡、东阳镇东发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索坤及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局、林草局、水务局、自然资源局、经合局、气象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双河农场、查哈阳农场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我校副校长刘竹青带队出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朱志猛、副院长李其林,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向文胜、工程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杨悦乾、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光君、农学院副院长张林、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秦栋、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春艳、电气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张喜海、食品学院副处级辅导员刘双奇、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赵建、新型现代农业合作推广中心主任宁方勇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孙彦省主持。

会议现场

孙彦省介绍“先行县”共建初步设想
孙彦省传达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工作会议精神,并介绍了甘南县人民政府对“先行县”共建工作的初步设想。

李其林介绍推进工作思路
李其林围绕“八个一批”共建任务,介绍了我校的科技优势、校县双方的合作基础及对后续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意见。
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局、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双河农场、查哈阳农场等列举了各自行业领域实际需求,与会各学院领导和专家从学院、学科、科研等专业角度,针对县里需求进行了切实分析,给出了共建建议。

朱志猛讲话
朱志猛提出了工作建议,为确保“先行县”共建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建设方案要切合“先行县”的建设任务,要匹配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二是共建工作要充分依托甘南县资源禀赋,聚焦甘南县特色亮点,深入分析甘南县客观条件和行业产业发展形势,打造甘南特有的农业科技现代化模式;三是共建工作要协同谋划、分工明确、统筹推进,做到共建机制科学化、共建管理高效化、共建目标现代化。

刘竹青讲话
刘竹青代表我校对甘南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对双方合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大力支持,对甘南县各级领导干部在合作实施中的全力推进表示感谢。他表示,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双方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共建工作,各学院将全力以赴助力甘南县完成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先行县建设工作是一项开创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共建双方,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不仅要服务一个县的现代化建设,更要建立服务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责任心,要敢于担当为实现乡村振兴先试先行的使命和重任。“先行县”建设与以往校地合作不同,一是先行县规划要有创新型的理念,才能构建协同建设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新模式;二是调研论证工作要“走出去”,要调研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农业科技发展现状,要从宏观全局的角度思考发展问题,紧密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双一流”建设方案等国家及省里战略要求,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三是校县合作要更加深入紧密的协同,要在借助东农平台的同时,引入政府部门、其他高校、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牵引、推动甘南县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

付先锋讲话
付先锋向我校一直以来对甘南县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甘南县政府在项目的执行层面要起到推进落实作用,建立领导小组、专职执行机构和“跟进专班”等三级组织架构,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工作。同时,做好共建中需求与任务、基地与平台、主题与群体、单项与融合、年度与周期等五个关系的梳理和执行,结合实际筛选出产业关键点,有步骤推进,争取形成有亮点、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

丁泉宁讲话
丁泉宁对我校专家团队多年来为甘南县农业、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对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工作的落实,要做到规划设计先行,对标大农业一流标准,具有辐射带动效益,要围绕政策导向设计,符合产业需求设计。依托东北农业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将科技赋能作为甘南县的发展特色,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插上科技的翅膀,力争实现区域引领和带动示范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