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崭新趋势:大学再造持续酝酿
斯坦福大学是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典型代表,既是走在创新前沿的高端知识生产组织,亦是紧贴社会需求的实用知识涌现的高地。在迅猛变化的创新创业趋势下,斯坦福已经做好了进一步创新的准备,试图勾划崭新的办学形式,实现再造。随着2012年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专业教授Daphne Koller和Andrew Ng创办了旨在为全世界提供免费的顶尖世界名校课程的公司——Coursera,拉开了在线学习的蓬勃发展序幕。之后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成为了传统学习形式的补充,同时也构成挑战。斯坦福决定探索“教育新时代”下的未来发展之路,尝试设计面向未来的办学教育形态。2013年秋季“斯坦福2025计划”在以设计思维理论(Design Thinking)著称的设计学院(D.school)牵头下正式启动,这次教育改革活动的开展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例如2012年斯坦福发布的《本科教育研究报告》)的方式,代之以师生为中心主导——“200多名斯坦福学生以及60多名教师员工参加”。在方案设计上充满想象力,可以说该计划是一个敢于对未来大学模式进行畅想的震撼设计。
二、四大核心设计:斯坦福未来形态的创新描绘
“斯坦福2025计划”内容丰富,极具创新,目的在于为学生学习“提供非凡的体验(将网络虚拟学习与线下实体学习相结合)”,使其能一起学习、经历与成长,满足未来学生的需求。
(一)开环大学(Open-loopUniversity)
开环大学是“斯坦福2025计划”中最关键的计划,且很有可能被完全采用。该计划旨在解除入学年龄的限制,17岁前的天才少年、进入职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以入校学习。这是区别于传统闭环大学(18-22岁之间入学,并在四年内完成本科学业)的最主要一点(闭环大学与开环大学之间的差异如表1所示)。
另一鲜明特色是对学习时间进行了延长,由以往的连续的四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例如可以先学习中间去工作,工作稳定后再返回学校完成剩下的学制(称为“间隔年”,gap year)。未来的开环大学中的同学很有可能是出于各个年龄段以及从事不同工作的一群人,他们当中可能有天真的孩子、富有经验的长者。因此,开环大学形成独特的混合学生校园,打破年龄的结构。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起合作、强劲与持久的社会网络。实际上,开环大学并不是空想出来的。在2015年就有迹象表明开环大学出现的潜在可能。根据报道,仅有1/4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大学专业直接相关,有1/4的毕业生没有选择好职业,有1/4的毕业生的专业本身不能与新兴的行业类型对应起来。
这样的开环大学将对未来的学生和校园产生积极影响。首先,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学习模式的开发(如gap year的做法),使处在职业生涯早期的学生更明智地分配在校时间,对找寻适合自身的职业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为年长者提供与职业相关的学术获得渠道,鼓励终身学习,使其生活充满意义。第三,为多年龄层的人提供进入精英学校学习的机会。第四,为适应更加动态性(如校园人口流动)而开发新功能的基础设施,打造新的校园。第五,利用广泛的校友网络邀请取得卓越成就的学生作为专家实践者返回校园,继续学习并传播优秀经验。
(二)自定节奏的教育(Paced Education)
自定节奏的学习旨在促进学生找到自身兴趣、进行学术探索,然后推动学科内的严谨性。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与喜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在传统大学中,本科生按照一到四年级划分,而“2025计划”决定打破此陈旧的划分,代之以校准(Calibrate)、提升(Elevate)和启动或激活(Activate)的三阶段,每个阶段都可根据学生的喜好以及所选领域的区别,长短不一(见表2)。简单来说,在调整阶段,通过广泛尝试各种精美的微课程,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接下来在提升阶段,专注一个领域、一个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到了启动阶段,可以将深入所学结合实际,走向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的主体。学生在深度的学习方面有更好的选择,在毕业时不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对于学校而言,第一阶段(校准)的微课程提供,让教授们能够不断尝试提供更新、更好的课程,以便为下一阶段甄别出具有潜力的学生。在新的学习空间下,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互动,能更好地激发与促进彼此的学习与教学反思,推动严谨的学习。
(三)轴翻转(Axis Flip)
轴翻转的含义是要将知识与能力的顺序,反转为能力与知识。即所有的知识获得都要为技术能力的呈现服务。改变传统大学中按照知识划分不同学科、院系、专业的方法,将不同能力的人划分在一起重新建构院系。技能成为斯坦福大学教育的独立变量,即按照具体技能来构建教学中心(Teaching hubs),如学分析、定量推理、社会调查、道德推理、审美解读,创造性的信心和沟通有效性等。到2024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将推出十个建立在本科生能力之上的教学中心并分别任命院长负责开发交叉学科的课程。每个中心院长成为大学的组织结构和其架构核心。(轴翻转前后对比见表3)
轴翻转的设计最根本的是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技能,使其在快速变化的经济格局中建构起应对任何职业生涯的能力。同时,不同教学中心的成立,使教师成为教学中心,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协作,加速开创性研究。
(四)有使命的学习(Purpose Learning)
斯坦福大学一直作为培养“创业领袖的旗舰”,开始思考如何对未来的学生进行塑造,不断输送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2025计划”中要求学生基于一定的使命进行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且要使学习具有意义。斯坦福的学生将以完成使命著称,而不仅仅是选择自己的专业。(见表4:传统的专业为中心与使命为目的的学习比较)在有使命的学习中,斯坦福的学生将被培养为具有关怀世界,能够领导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技术以及面对一些大型的、人类尚未面临的风险的人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迷茫的学生选择有意义的事业,然后以此支撑起清晰的、能使其为之奋斗10-15年的职业生涯。这虽然不能成为学生职业的全部轨迹,但却是选择职业背后的原因。
斯坦福大学还将建设一系列“全球影响力实验室”,使学生、老师以及当地人联手应对各种难题,巧妙地将学生的使命融入其中。例如斯坦福将与国际奥委会一同创建“创新推广实验室”。
“有使命的学习”的意义在于加速了个人两个维度的实现:一是,毕业生个人能力的准确定位,开创适合自身的事业,减少走弯路带来的巨大时间成本;其二,“有使命的学习”使学生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就有能力投入到社会事业、世界事业中,对全球发挥影响力。
三、大学创新创业的再思考:斯坦福2025计划的启示
第一,重新审视大学创新创业的内涵。一方面,创新一定是以人为本的。一切创新创业的活动需要切实考察人类发展的需要,比如产品设计一定要考虑客户的体验,进行人性化的创新。只有关照人的需求的创新创业才具有持久生命力。同时,创新创业是前瞻的。要关注更高更远的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学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基于对人的尊重。需从科学、全面的视角让学生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貌;而且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该贯穿学生个体的成长始终,学校的大门应该为各个年龄段与各种职业的校友打开(即“2025计划”中的开环大学理念)。
第二,大学创新创业要立足“实际”,重视“实用”。一方面,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自身现有基础谋划更高远的创新眺望。斯坦福大学已经积淀了雄厚的创新创业财富与人力资本,从实际出发,再进行前瞻,“斯坦福2025计划”也是基于已有的土壤进行的创新设想,所以我国大学创新创业同样要积跬步,才能至千里。另一方面,要重视“实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对“实用主义”的偏见,凡是谈到大学创新创业,特别是大学创业,容易招致争议,认为大学的创业并不符合高深学问的大学气质。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抛开一些执念,大胆接受时代潮流推向我们的财富。当然,大学的创新创业对学科有特定要求,尽管创新是一切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能盲目地将所有学科与创业挂钩。
第三,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胸怀。“斯坦福2025计划”认为要培养具有大格局和大视野的国际领导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小家小富的个体发财,而应培养具有使命感的国际型人才。中国的未来发展必定是与世界共舞,其人才实力的国际性提升才是发展方向。应该培养回馈社会、心系社会的具有时代担当的人力资本,即是有使命的学习(Purpose Learning)人才,要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性。
节选自《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创业教育新图景》,原文发表于《世界教育信息》